史上歷代帝王避之不及 “困龍之地”是怎么回事
龍與中國歷史一直有著重大聯系,在歷史上古代帝王都自稱為“真龍天子”。而有一個地方歷代帝王避之不及,并被稱為“困龍之地”。具體是怎么回事呢?容我慢慢給您說叨。
這個地方叫做“沙丘”。我們都知道古人起地名大多都是根據其地方的特點起名,沙丘的地方也是這個原因。這個地方為什么被稱為不祥之地呢,主要是從歷史上有兩位出名的君王死于此地。
趙武靈王因提出“胡服騎射”的制度,使趙國在短短的時間里一躍成為戰國時期僅次于秦國的國家。本來趙武靈王在位時期是個英明的君主,唯一的污點就是晚年在立儲的問題上糾結不已,同時也是這個原因造成自己的死亡。
古代立儲都是立長不立幼,而趙武靈王本來已經立了長子趙章了。后來又因為感覺對不起自己的小老婆,就又廢了趙章立趙何為儲也就是后來的趙惠文王。結果沒想到趙章不僅不怨恨自己反而更孝順自己了,就異想天開的打算同時立兩個王共同執掌戰國??商鞜o二日,國無二主啊,兄弟兩個不打起來是不可能。所以矛盾產生,后來趙何打敗趙章,趙章與趙武靈王被圍沙丘宮。趙何直接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老爹困在沙丘宮活活餓死,史稱“沙丘宮變?!?/p>
另一個就是萬世基業,由我而始的秦始皇。秦始皇最后一次東巡時身體本來就已經不行了,在到沙丘這兒時病重不得已停駐在沙丘。結果沒想到這次停下來的同時也是秦始皇生命停止的標志。秦始皇本留下讓扶蘇來咸陽參加葬禮,結果李斯與趙高密謀使扶蘇自殺,胡亥登上皇位,至使秦始皇的萬世基業三代而終。史稱“沙丘之變。”
從此以后歷代帝王對此地避之不及,更是被人們稱為“困龍之地”。后人做七律《沙丘宮懷古》:“閑來憑吊數春秋,閱盡滄桑土一杯。本籍兵爭百戰得,卻同瓦解片時休。祖龍霸業車申恨,主父雄心宮里愁。唯有朦朧沙上月,至今猶自照荒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