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為啥死的一個比一個早?原因無非只有四點
皇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生活待遇最好的職業,一切生活標準都是天下最高的。因此很多人認為生活在這么好的條件中,皇帝應該都是健康長命的。
但是據學者統計中國歷史上皇帝的平均壽命為39.2歲,而古代社會總體平均壽命約為三十五歲。如果去掉夭折和非自然死亡的人,古代成人平均壽命約為57歲。可見皇帝的壽命并不比普通百姓高,這又是為什么呢?
一,縱欲過度
皇帝在古代擁有最好的物質享受,但不少皇帝也因此喜歡縱情酒色,最終掏空了自己身體。另外有些皇帝為了能長久占據皇位,不惜服用各種有害的“長生不老藥”,短命也就不奇怪了。
二,先天體質不好
很多皇帝從小是生于深宮,長于婦人和宦官之手,基本上就是“溫室的花朵”。這種情況看起來養尊處優,其實抵抗力極差,有些皇帝甚至看次死人或者拉次肚子都能鬧出要命的病來。而開國皇帝往往長壽也是因為經歷豐富,所以體質強健、心理素質強。
三,精神壓力巨大
韓非子曾說:“天下最危險的職業就是君主”。別人做事有退路,皇帝沒有退路。別人不用考慮的事情,皇帝必須考慮。別人可以在親人面前放松,皇帝卻要防范親人。別人有朋友談心,皇帝卻基本沒有朋友。在長期“孤家寡人”的精神壓力下,活不長也就不奇怪了。
四,非正常自然死亡因素較多
因為皇帝擁有無上的地位與最高的權力,所以便成為各種政治斗爭和陰謀的中心。死于非命的皇帝在史書中是屢見不鮮,也難怪隋朝的皇泰帝在被殺前會說:“來世莫生帝王家”。
五,工作繁重
權力與責任是相輔相成的,皇帝擁有天下最大的權力自然就要承擔天下最大的責任,因此有些皇帝的工作量繁重到不可思議。比如清朝雍正帝每天只睡不到四個小時,在奏折上寫下的批語都在一萬字以上。如此勞累的工作,又豈能長久?
六,有病不好好治
所謂“治大病須用猛藥”,很多要命的疑難雜癥的治療方法往往也會伴隨著極大的風險。但“治死”皇帝的大罪,御醫們是絕對承擔不起的。在給皇帝看病的時候,基本就是保證自己不擔責任,能拖就拖。不少皇帝也就因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死亡。
另外皇帝的后妃子女、朝廷親貴重臣往往也要干涉御醫看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提出治療方案,御醫們又不能不聽。于是皇帝本就得了病,還看錯了大夫、吃錯了藥,“駕崩歸天”自然也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