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在沒有姨媽巾用什么東西度過經期
對于現在的大部分女生來說,衛生巾是一種再熟悉不過的生活用品,在每個月最難過的那幾天,它都會貼身地呵護著我們。但是,我們女人例假的歷史,肯定遠遠長過月經帶、衛生巾、衛生棉條這些東西的歷史,那么以前的女同胞們,會用什么方法來搞定例假呢?
遠古時期
遠古的女性大多是就地取材,其中就包括干草,草木灰,海綿(靠海地帶)等,古希臘用麻布將棉布包在木頭上,非洲某些地方的婦女有使用松軟的羽毛和布片墊在下體,并將使用后的羽毛和布片收集于小木桶內。選亦或者還有直接的,在例假的時候女性就集體休息,蹲著、坐著在家中待到例假結束。
奴隸社會時期
人類逐漸有了文明,這時候的女性則用樹皮或獸皮縫制內衣遮羞,月經來時,墊上一些干燥物吸收污血,且學會用清水沖洗外陰。
封建社會時期
人類逐漸發明了絲綢、織布,漸漸的摒棄了獸皮樹皮等原始的東西,衣服成為文明的最大標志。這時候,在造紙術發明之前,女性采用的是將草木灰裝進小布條里,兩頭同細線系在腰間,成了所謂的衛生帶。更換條數根據富裕程度來決定。更換下的衛生帶,倒掉里面吸滿污物的東西,將衛生帶用清水加皂葛等去污洗滌,風干后再使用,急迫的時候,便用火烤干。
人類發明造紙后,草紙等容易吸收水分的東西邊派上用場。直接使用草紙或將草紙夾在衛生帶里使用,一些有錢人家則使用祭祀用的白紙制作衛生帶,因為這種白紙除了有韌性之外,還比較潔白,相對比較衛生。但是由于這種紙價格昂貴,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消費得起。
20世紀初
開始批量生產衛生棉的公司開始成形,但是當時的設計還沒有像現在的這么方便,女生如果要使用衛生棉需要使用安全別針將其別在內褲上,或者她們會使用上文中提到的月經帶、生理帶和自制的特殊裝備將衛生棉貼于私處,總之,那段日子還是很不方便。
現代版衛生巾
現代版的衛生巾據稱是一名十分疼愛妻子的美國男士發明的,他無意中發現:用細軟的布將潔凈的棉纖維和吸收性強的紙漿包裹起來做成長條狀棉墊,能夠有效減輕妻子經期的痛苦和不方便。這種棉墊20世紀40年代開始從歐美國家流行起來,并逐漸發展為使用一次性材料制造。
到了70-80年代的時候,衛生棉領域又發生了一個大突破:衛生棉采用粘貼的形式貼于內褲上起到固定作用,自此以后告別了別針、帶子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