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成名的重口味情書里寫了些什么?
陶淵明老師的胃口不小,寫的情書口味也很重,連鞋子都想做,真所謂辛曉琪所唱的:“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身上的味道。”味道很重啊。
陶淵明在文學歷史上的成就相信不用多說,大家也都熟悉。但是有歷史學者這樣評論:陶淵明畢竟是一個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會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詩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許多安貧樂道、及時行樂、避世消極的東西。所以后人多著重欣賞和贊揚他詩文的精華。
他最出名的詩詞是《閑情賦》,從這首詩里,有學者考究后認為陶老師是個悶騷的情圣,哈哈,看看怎么回事。
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不知道是哪位美眉,觸動了陶淵明那一顆愛情的心,尤其是那顆為愛傷感的心。
按照陶老師本人的敘述,這位美眉德才兼備,要論相貌,有“傾城之艷色”;要論品德,有“德于傳聞”,大家都說這位姑娘品德好。悶騷男陶淵明的《閑情賦》可謂情書之圣者
陶淵明深深地愛上了她,這位姑娘對陶老師感覺如何,似乎有點說不清,根據陶老師的愛情自白書,他認識這位美眉,應該是在一次音樂會上,姑娘正在彈古箏,纖纖玉手拂動琴弦,也拂動陶老師的心;尤其是美眉的眼睛,顧盼生輝,似乎矚目于陶老師,還巧笑倩兮,但這并不影響她專注于彈琴。
陶老師沒有機會上臺表白,心里糾結得很,回到家,寫了一封愛情告白書,別看陶老師“不為五斗米折腰”,對榮華富貴的口味淡得很,可對愛情,對美眉,卻似乎不怎么講究氣節,口味也不輕。
陶老師是個悶騷的人,他想走上臺去跟意中人表白,并達成戀愛的約定,卻又害臊,生怕觸犯禮節,不敢表白;直接表白不行,于是想到寫情書表白,又擔心其他的哥們搶先,“恐他人之我先”,擔心到魂飛魄散了N次。糾結來糾結去,就是沒法接近美眉本人,有什么辦法接近呢?
陶老師設計了很多套接近美眉的方案,雖然很新奇,很有創意,我們看可不可行。
方案一:想變成美眉的衣領。積極作用:這樣就可以接近美眉的臉部,占據一定的高地,從而感受美眉臉部發出的芬芳氣息。消極效果:美眉一到晚上就脫衣睡覺,作為衣領,不得不被掛在一旁忍受整整一個晚上的分離。變成了衣領的陶淵明,會抱怨夜是何等的漫長。
(原文:愿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余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方案二:降低接觸高度,從衣領下降到腰部,愿意變成心上人的腰帶。積極作用:可以盡情擁抱心上人的小蠻腰。消極作用:天氣一變,美眉就得換腰帶,被甩的可能性太大。
(原文:愿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方案三:想變成發膏,涂在美眉的頭發上。積極作用:可以附在美眉的秀發上,一路下垂到肩膀,全方位覆蓋。消極作用:這位美眉勤洗澡,愛洗頭,好不容易貼上去了,一陣熱水沖刷而來,變成了發膏的陶老師又在熱氣中被蒸發,變成浮云。
(原文:愿在發而為澤,刷玄鬢于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
方案四:愿意變成心上人的眉黛。積極作用:可以貼近美眉的眼神,和她一起秋波流轉。消極作用:就怕美眉卸妝。有些男朋友就是美眉的眉黛,讓你神采飛揚一段,然后就卸掉你。
(原文:愿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于華妝!)
方案五:實在不能成為美眉身體上的服飾,退而求其次,成為美眉的床上用品,例如床席。積極作用:可以讓美眉貼著自己睡。消極作用:天氣一涼,墊被取代涼席,變成了涼席的陶老師又得熬到明年的夏季,美眉才會對他有需求。
方案六:陶老師想變成鞋子,掛在鞋子專賣店里讓美眉買回去,附在美眉的足部,每天跟她跑腿周旋,可惜啊,一到晚上美眉就把陶老師丟在床腳,讓他孤零零地熬夜等黎明。
還是不妥。那就變成心上人的影子,二人同進同退,寸步不離,這下行了吧?還是有導致分離的因素:一旦到了樹蔭下,變成影子的陶老師就灰溜溜地被樹影吞噬了。言下之意是不是說被某位高大偉岸的帥哥給蓋下去了呢?陶淵明沒有交代,不好做結論。反正沒緣分就是沒緣分,做了美人的影子,還得被樹影給滅掉。
影子情人做不了,那就做美眉夜間的照明工具吧?南北朝時期沒有燈泡,那就做蠟燭吧,犧牲自己,照亮美人,尤其是變成蠟燭的光線,照射著美麗的臉蛋,此生足矣!“愿在夜而為燭,照玉容于兩楹(楹,堂屋前的柱子)”。
可惜黑夜并不漫漫,一到天亮,美眉就把我給滅了,連燈泡都沒得當。
當蠟燭不行,那就當扇子吧,給心上美人送來清涼,可惜天氣一涼,白露一到,美人就把我晾在一邊了。
最后的方案:做一把梧桐琴,橫躺在美人膝蓋上,為她發出美妙的音樂,“愿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這下如意了吧?沒想到,美眉鬧情緒,有時候覺得音樂太悲催,將我一把推開。
以上方案五花八門,從美人的用具到美人的衣著,乃至影子,無所不用其極,其終極目標無非就是和心上的美女全天候相守,二十四小時廝守,陶淵明老師的胃口不小,寫的情書口味也很重,連鞋子都想做,真所謂辛曉琪所唱的:“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身上的味道?!蔽兜篮苤匕?。
這些方案可行嗎?答案是否定的。文學青年陶淵明急得沒法,只好設想一場偶遇,于是漫步到樹林,希望在青松下,芳草地上,不經心地遇到心上的美眉,然而,大多數單相思的結局都不會按照主人公設計的路子走,夕陽西下,美人不見,陶老師感覺如同沒有了魂魄,就好像船兒沒了漿,“神飄飄而不安;若憑舟之失棹”。
陶淵明老師在《閑情賦》的背后,就是隱藏這種心理,西北的漢子都想做綿羊了,何況詩人氣質的陶老師,當然想做美人的鞋子,襪子和影子,自己想讓美眉偎依,也想讓自己偎依美眉。
從這個角度而言,陶淵明的《閑情賦》可謂情書之圣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