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竟被誤解千年的漢奸 你了解歷史真相嗎?
那一年,李陵少年英姿勃發,成為漢武帝的得力人才,不僅是因為祖父李廣,更多的是自己的天賦,自己的軍事才華。這個時候應該是他為大漢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華或者卓越才能的時候,是的,他敢于擔當,他敢于冒險,他敢于與侵我大漢的匈奴決生死,他要把自己的雄心大志揮灑在大漢的邊疆,他愿為大漢的安寧付出一切!于是,為了分散匈奴死盯李廣利的注意力,他勇敢向漢武帝提出出兵的想法,他的能力,漢武帝有目共睹,準許其要求!
這年春天,匈奴并不是兵強馬壯的時節,于是他帶兵五千,出征匈奴。“李家軍”并不是普通的士兵,他們都是李陵親自挑選的精良兵,可是他遠遠沒有想到寡不敵眾這個后果。但是一場血淋淋的,漫長的征途即將開始。戰爭的開始,李陵百戰不殆,一再打擊匈奴,取得較大的勝利,也得到漢武帝的更加贊賞,自古帝王最無情,你勝,他喜;你敗,他悲;可是這個“悲”的后果想也想得到,后來李陵兵敗的時候體現最為明顯。
多次的勝利和李陵軍隊的強悍不得不使匈奴聞之喪膽,這次匈奴單于發動八萬的軍隊把李陵逼到絕境中,他心里依舊沒有害怕,他的軍隊軍紀嚴明,有些士兵私自帶上家眷,被發現后,立即被斬殺,其實他心里未嘗不痛苦,可是在這樣的惡劣情境下,一旦被俘虜,后果會更加嚴重,所以他不得不殺了他們。李陵在跟匈奴交戰的過程中,已經傷痕累累,所以寫信向大漢王朝求助;空闊的蘆葦沼澤,是他們痛苦的地方,在那里,他們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狡詐的匈奴竟然用火煙熏他們,多日之后,看著身邊出生入死的兄弟一個個死去,他決定走出沼澤;可是結果依舊一樣,在沼澤也是死,出來也是死,不如出去與其血拼,也許還能等到大漢的救援軍隊,之后,他們進入了一個峽谷中,那時,他們沒有多少人了,再加上叛徒的出賣,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敵方的掌握之中,沖出重圍,等來救援隊伍的希望就更加渺茫。
看著這如雨的的弓箭,看著這在眼前的士兵一個個倒下,他的腦海里突然冒出一個邪惡的想法!為保住士兵的命,他想,我可以先投降,以后再找機會報效大漢,而且歷史上也有許多投降的人物,最后回到祖國,還是得到了皇帝的重用!
他假投降了!可是當這個消息傳到漢武帝的耳朵里的時候,已經完全變質了,再加上小人的教唆,讒言,一晚之間,李陵的家人全部被處斬,沒有留一個活口。李陵初到匈奴地方,他沒有投降,匈奴單于用他妹妹美色來誘惑他,他沒有動搖,以前投降的漢人來勸說他,他也沒有動搖。
就這樣過了好多年,他依然沒有投降,直到有一天,他聽見自己年邁的母親和妻兒以及整個家族很早就慘死了,并且整個朝野除了司馬遷為他辯護,其他沒有一個人為他辯護,人心啊,這就是人心,司馬遷也因為他的是遭受宮刑,他心痛了,這是為什么,這到底是為什么?我沒有投降,我還是那個李陵,我還在尋找機會報效祖國,你們為什么這么無情?我的慈祥的母親已經高齡了,你們居然還不放過她?我的孩子,那么小,他們是無辜的,你們怎會如此殘忍?妻子的微笑一直回蕩在他的淚眼中,她還沒來得及見自己最后一面?
想當年,衛青出戰匈奴,他的軍隊擁有最好的裝備,擁有充足的軍糧,充足的的后援,可還是有敗仗的時候;霍去病亦是如此,但是他最后戰死沙場的精神我時刻謹記在心;在看看李廣利,擁有無比優良的一切,然卻經常打敗仗,皇帝你并沒有加罪與他;我祖父李廣曾為大漢立過汗馬功勞,曾經讓匈奴人聞之喪膽的“飛將軍”,最后卻換來的是一個字----死。我一心為你效力,想不到皇帝你如此絕情,如果我再回到大漢還有什么意義呢?大漢不要我,家人不在人世,這樣的生活就算有一天我回去還有什么值得眷戀?
李陵在西北邊陲的大荒漠里漂泊了許久,他陷入了無邊的痛苦之中,他這次真的墮落了,他想到了死。但是,這個時候,那個單純的匈奴姑涼(單于妹妹)真正進入他的生活,陪他走出最艱難的痛苦歲月,他最后留在了匈奴,可是他初心依舊,他沒有做什么對不起大漢的事,至于后面的勸說蘇武,那是生存之道,他內心認為蘇武有那股不投降的骨氣,他只是去遙遠的北海看望故友罷了!
李陵,歷史的昨天已經過去,你心里的痛,你心里的不甘,這所有的所有,或許沒有人能理解,沒有人會在乎你,可是,我相信你是無辜的,你并不想做俘虜,你并不想投降匈奴;曾經,你一心報國,拼死為大漢效力,為他們換來盛世的太平,最后換來的這一切在人們眼中都抵不過世俗的諂媚,小人的讒言!你最后的最后也只不過是一具行尸走肉茍活在這世上,你的心早已死去,但在我心中,你還是你,你還是我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