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竟用如此奢侈的東西擦屁股 太監舍不得扔
古時候人們上完廁所之后可不像現在,隨隨便便就能用卷紙擦屁股。古代造紙的成本很高,所以也不是一般人用的起的。那他們都用什么來擦屁股呢?
在三國時期,曹操就給魏軍士兵們每人發一塊獸皮,專門用來擦屁股。因為如果不擦干凈,很容易形成痔瘡,影響行軍打仗的戰斗力。如果士兵不舍得用這塊獸皮擦屁股而是另作他用,還會被軍法處置。
到唐朝呢,就用木頭片或者竹片來刮屁股,這種東西就叫“廁籌”。有專門的工匠來削這些竹片,尺寸都是差不多的,十五厘米X兩厘米的面積,大家可以自己想像一下大小。
而到了元朝,隨著造紙技術不斷改進,成本也越來越低,就已經開始用紙擦屁股了。當然這個時候,還只有宮里用得起紙。在《元史》中記載了一位非常孝順的兒媳婦,就是“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藍也怯赤。在她還每當皇后,還是太子妃的時候就對婆婆很孝順,每次婆婆上廁所要用紙的時候,她都會先用臉試試這張紙是否柔軟。雖然這個場景讓人感覺怪怪的,不過確實是表現了她的至孝。
相對中國,這個時候中世紀的法國還在用麻繩來擦屁股。每次上完大號,就用麻繩前后拉動,利用上面的粗麻就把便便刮干凈了。聽上去倒是還可以,但是唯一有一點不好就是,麻繩是公用的……
而中國發展到明朝的時候,紙變得越來越便宜,民間都可以用廁紙了。說到明朝的廁所,還有一個精明的老頭兒靠開公廁發家呢。這個老頭叫穆太公,本來是鄉下種田的農民。有一次進城,想要解手,看到路邊有廁所,但是是收費的。人有三急,他就趕緊交錢沖進了廁所。解決之后,他發現這廁所人來人往,每天都有不少收入。于是他就決定回家建廁所去。
等回家之后,他就在地里建了幾間廁所,還把屋子都粉刷好,貼上了很多淘來的詩和畫,看上去一點都不像個廁所,反而還很優雅。在廁所建成之后,他還央求鄉里的秀才給他寫了一些“小廣告”,廣而告之各位鄰里鄉親,我們家這邊開了個公廁,都是新坑,噴噴香的,歡迎來上廁所!而且,我們公廁免費提供草紙!
農村人平常都是用稻草,或者用泥瓦片,一看有這樣新奇的公廁,不由得都來見識見識。一看廁所環境還不錯,墻上又花花綠綠的,就像城里人家一樣,他們就也都愿意掏腰包來上廁所。穆太公看有商機,還又加蓋了女廁所呢!
到了清朝,民間還是用草紙,窮苦人民還在用竹片,然而宮里已經覺得紙都太硬,不夠舒適,開始用綢緞來擦屁股了。最奢侈的就是乾隆了,用普通的綢緞還不行,用的都是進宮的蠶絲帛。這種絲帛在當時也頗為珍貴,乾隆用一次就扔掉也實在是有點浪費。
這時候,伺候乾隆的小太監就偷偷地把這些絲帛收集起來,洗干凈之后再晾干,并把它們縫起來,做成了窗簾。乾隆無意中看到,還驚訝一個小太監哪兒來這么多蠶絲帛。仔細一看,才發現是一塊兒一塊兒的“廁紙”拼起來的。乾隆大受觸動,從此再也不用絲綢了,改為使用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