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族”兩千年前就已存在 狂躁車夫殺死陳勝
隨著汽車業的迅猛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司機在行車過程中出現罵臟話、強行超車、胡亂變線甚至打架斗毆等具有攻擊性的行為,專家稱之為“路怒癥”。那么,在沒有汽車駕駛、畜力車盛行的古代,是否也存在“路怒”行為呢?
古代的道路不夠寬,也不像如今這么四通八達,每逢節日圩日交通擁堵自是無法避免。加上被役使的牲畜不像汽車這般不知疲倦,身體狀況不佳時,便無力拉動車子。諸多方面因素作用下,“路怒”“司機”便不時出現。
春秋著名思想家晏子的“司機”便是其中一員。平日里,他仗著為官居齊國上大夫的晏子駕車,自己又一表人才,于是常在馬路上橫行。一天,他駕車從自家門口經過,發現前方有輛牛車擋住了去路。牛車行駛的速度如同蝸牛一般緩慢,牛身上散發出的難聞氣味更令他無法忍受。怒氣攻心之下,他當即大吼一聲“讓開”,駕著馬車蠻橫地沖上去。牛車車主慌忙閃避,弄得差點人仰車翻。這一切不巧被“司機”的老婆看在了眼里,待他下班回家,便和他鬧起了離婚,說堂堂七尺男兒不能建功立業,只能給別人開車,還那么囂張跋扈。可見他這一“路怒”惹禍不小。
同一時期的宋國,也有一位犯了“路怒癥”的“司機”,名叫羊斟。他為大將軍華元當差,照理應撈到不少好處,誰知卻常常被人冷落。某次戰前動員會上,華元用秘制烤羊腿犒勞將士,唯獨羊斟沒有份。他別提有多心酸了。不久后戰役打響,他載著華元沖鋒陷陣,一路忍受戰車顛簸,還要防備敵人攻擊。焦灼之中,他忽然想起了之前所受的種種冷遇,頓時“路怒癥”爆發,駕著戰車一頭扎進敵營。大將軍華元還沒弄清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成了俘虜。羊斟一怒,坑了主子。
秦朝末年,陳勝兵敗撤退,負責駕車的“司機”名叫莊賈。他們夜以繼日地逃亡,可車子畢竟是馬拉的,不像現今的法拉利,跑幾千公里跟玩似的。馬乏了自然越跑越慢。陳勝心中一焦急,領導脾氣就上來了,對著莊賈一頓臭罵,什么難聽的話都有。莊師傅本來開夜車就累,這么一來,“路怒癥”就犯了。當車行駛到“下城父”,他索性將陳勝給“咔嚓”了,在《史記》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筆。
類似的事件不勝枚舉,可見“路怒”行為害人又害己。在交通狀況不佳、身體抱恙、有人挑釁等各種因素誘導下,“司機”們若不能及時調整情緒,以行車安全為重,許多人間慘劇就可能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