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太平天國被擒后被凌遲的著名將領
太平天國是近代規模較大,時間較長的一次大型農民起義。眾所周知太平天國的結局是被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被滅后,那些將領都有哪些遭遇呢?
從公元1851年(咸豐元年)建立,至公元1864年(同治三年)滅亡,長達1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涌現出一位又一位著名將領,由于謀反是非常嚴重的大罪,所以如果清軍擒獲太平天國的將領,基本都是一個同樣的下場——凌遲處死。
一、林鳳祥
林鳳祥(1825年-1855年),廣西南寧人,太平天國前期重要將領,追封求王,出身農民家庭,公元1851年(咸豐元年),加入太平軍,公元1853年(咸豐三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改稱“天京”,同年5月,被任命為北伐統帥,北伐期間,重創清軍,戰功卓越,公元1855年(咸豐五年)3月,清軍攻克連鎮,受傷被俘,押回京師凌遲處死,終年30歲。
二、陳玉成
陳玉成(1837年-1862年),廣西藤縣人,太平天國后期重要將領,出身農民家庭,早年父母雙亡,公元1851年(咸豐元年),隨叔父參加太平軍,公元1856年(咸豐六年),天京事變后,封英王,領兵解太平天國之圍,公元1862年(同治元年),為太平天國叛徒苗沛霖出賣,在河南延津縣被凌遲處死,年僅25歲。
三、石達開
石達開(1831年-1863年),廣西貴縣人,太平天國早期五王(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云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之一,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家,出身富裕農民家庭,公元1851年(咸豐元年),應洪秀全之邀共舉反清大旗,同年12月,永安建制,封翼王,在與大清王朝的戰斗中建立顯赫戰功,公元1856年(咸豐六年),天京事變后,受洪秀全猜忌出走,公元1863年(同治二年),因孤軍深入被俘,在成都被凌遲處死,終年32歲。
四、李秀成
李秀成(1823年-1864年),廣西藤縣人,太平天國后期重要將領,出身農民家庭,公元1851年(咸豐元年),參加太平軍,公元1856年(咸豐六年),天京事變后,封忠王,與陳玉成等將領力挽狂瀾,解太平天國之圍,公元1864年(同治三年),天京陷落,李秀成被俘,在天京凌遲處死,終年41歲。
太平天國運動,被凌遲處死的太平天國將領數之不盡,這里不一一介紹,這場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最終以失敗告終,對于歷史來說,不知是惋惜還是必然,這其中的對錯,留給后世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