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一步步壯大竟然是因為他們
梁山泊好漢云集,三拳斃猛虎的武松,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花繡帥哥燕青,皇室后裔柴進,義俠盜時遷,飛毛腿戴宗,每個人都身懷絕技,每個人都有精彩故事,水滸傳簡直是個寶庫,隨手翻翻都是英雄史詩。
今天,我們來看看梁山泊的發家史。經歷過怎樣的腥風血雨、篳路藍縷,梁山泊才從一個彈丸之地發展成為讓朝廷忌憚三分的高手集中營的?
要經營好組織,首要條件是有優秀的領導人。有道是擒賊先擒王嘛,我們來看看梁山泊一把手們經歷了怎樣的更新換代,才迎來了最后梁山的兵強馬壯。
第一代首領:白衣秀士王倫
第十回中,王倫第一次出現,是柴大官人替走投無路的林沖找東家。柴進說: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方圓八百馀里,中間是宛子城,蓼兒洼。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里扎寨:為頭的喚做白衣秀士王倫,第二個喚做摸著天杜遷,第三個喚做云里金剛宋萬。那三個好漢聚集著七八百小嘍羅打家劫舍。多有做下彌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里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
然而事實上的王倫卻真的只是個白衣秀才,無德無能,專會嫉賢妒能,不能容人,因害怕武藝高強的林沖在梁山獲得勢力而多方刁難,要林沖獻投名狀,結果林沖遇見青面獸楊志并且與他打得難分高下。為了制衡林沖,王倫才接納了楊志,小秀才的小九九彰顯無疑。
晁蓋等黃泥崗事發上山入伙時,王倫又托詞推拒,林沖在吳用的激將法之下,火并王倫。推晁蓋為大頭領,開拓了梁山的局面。
王倫雖只是個小秀才,然找到了梁山泊這片天佑好地盤并發揚光大之,也算得上居功至偉了。
第二代首領:托塔天王晁蓋
晁蓋,是個大英雄。武功超群,神武過人,喜歡刺槍使棒,平生仗義疏財,為人義薄云天,專愛結交天下好漢,聞名江湖。傳說鄰村西溪村鬧鬼,村人鑿了一個青石寶塔鎮在溪邊,鬼就被趕到了東溪村。晁蓋大怒,就去西溪村獨自將青石寶塔奪了過來在東溪村放下,因此人稱托塔天王。一個小栗子,晁蓋的火爆脾氣,膂力過人,俠氣縱橫就顯露無疑了。
晁蓋晁天王,類似于《隋唐英雄傳》中單雄信的角色,很有人緣,江湖威望極高。但他的致命弱點在于厚黑學成績差,不怎么懂得運用手腕和伎倆,因此聚集在他身邊的多是至情至性之人,形成了一個熱血青年的團體。
這樣一個群體,再加上梁山泊獨特的地理條件,以晁蓋為首的梁山英雄們成為嘯聚一方的強人真是天作之合。在晁蓋的帶領下,梁山由王倫時期的草臺班子逐步走上正軌,成了英雄好漢的聚義堂。
只可惜天妒英才,攻打曾頭市時,晁蓋被曾頭市的教頭史文恭暗箭射死。臨死前說誰能殺死史文恭,便是山寨之主。其實這句遺言,也充分顯示了對梁山第三代首領的不信任,個中滋味,列外看官自行品嘗。
第三代首領:呼保義宋江
黑三郎宋江是個太過復雜的人物。他口口聲聲忠于朝廷,卻被逼上梁山;成為強盜頭子后,又心心念念效忠朝廷,最終帶領眾兄弟為大宋朝平定變亂。說他偽善,說他老油條,說他心口不一,說他深謀遠慮,似乎都單一了點,他的形象真正是個原型人物,豐滿而生動。
不管后人怎么說,宋江的江湖人望絕對是第一的,收攏人心的能力天下無敵。后來盧俊義雖然殺死了史文恭,但盧俊義初來乍到,沒有群眾基礎,他也深知不能服眾,所以宋江當然是寨主的唯一人選了。
從王倫到晁蓋到宋江,我們看到梁山泊走了一條從烏合之眾到綠林好漢到正式編制的強大之路,雖然最終梁山人馬凋零,但我們不能忽視宋江對梁山的偉大貢獻。畢竟,沒有宋江的話,梁山好漢群體永遠都是上不得臺面的流寇,而在宋江的引領下,他們終究成為了邊關上立功的好男兒真英雄,青史留名,算的人生第一大快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