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李世民家族還要牛 考個狀元跟玩兒似的
現在,“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已經被調侃成了一種社會現象,弄得一幫專家們痛心疾首,說現代人太低俗。其實,這樣的“低俗”不光現代人熱衷,古代人也一樣趨之若鶩,不過,把CEO換成了狀元,白富美換成了公主。
在古代讀書人心里,狀元就代表著事業的巔峰,而公主自然也是白富美的最佳代言人,所以“考狀元,娶公主”就成了古代讀書人最大的意淫。但實際上,公主都是專供王公貴族們內部消化的,跟外面的土包子狀元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所以在整個科舉史上,也只有一個狀元幸運地成了駙馬爺,這個人就是唐朝的鄭顥。
不過,先別急著羨慕小鄭,這駙馬可不是那么好當的。小鄭的日子過得很不開心,曾多次化裝接受記者的采訪,其悲慘程度直接秒殺選秀現場。
在婚姻中不順心了,就難免會把情緒帶到工作中,鄭顥在擔任主考官的時候,就干脆把工作都外包了。
那是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鄭顥被任命為主考官,心里正煩著呢,就跟好朋友崔雍說:“要不你來幫我定名次吧。”
崔雍一聽,心里也樂了。因為他有個本家的叔叔崔铏(音同“刑”)也是這科的考生(別笑,古代叔叔比侄子歲數小很正常),正想來找鄭顥走走后門呢,結果還沒等開口,一張大肉餅就啪地塞到了嘴里。崔雍連客氣都沒客氣,直接就答應了:“交給我你就放心吧,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轉眼到了放榜的日子。頭一天,鄭顥在家里左等右等,也沒等到崔雍的消息,把鄭顥急得不行。一直到傍晚,才看見崔雍的一個小家僮不緊不慢地來了。鄭顥趕緊把他叫進來,問名次帶來了嗎?結果小家僮說:“大人別著急,到時候自然就有了。”鄭顥心說:“我能不急嗎?明天一早就要放榜了,要是出了問題,我可是直接負責人!”
這時候天已經黑了,這個小家僮也沒有要走的意思,鄭顥就留下他一起吃飯。吃完飯又問了他一些崔雍的事,旁敲側擊了半天,也沒問出來名次到底弄沒弄好。
眼看都快半夜了,崔雍還是沒來,鄭顥長嘆一聲,看來凡事還得靠自己,于是就把卷子都搬出來,一份一份地重新看。
這時,小家僮從兜里摸出來一個蠟丸,很欠揍地說:“大人,我家主人的名次早就定好了,在這兒呢!”
鄭顥差點兒沒把他踹出去!強忍住怒氣,鄭顥打開蠟丸,來不及細看,就照著上面的名次把榜填上了。
就這樣,崔雍耍了個心眼兒,讓本家叔叔崔铏幸運地成了狀元。
崔铏雖然當了狀元,也做到了戶部侍郎,但在歷史上沒什么存在感,也沒什么可說的,倒是他的家族很值得一說。
崔家從南北朝時期就是世家大族,在隋唐初期更是四大家族之首,如果有人娶了他們家的閨女,比娶公主都興奮。隋唐的皇帝為什么要推行科舉,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限制四大家族的勢力。但即使是限制,在唐朝崔家也出了23位宰相,各級官員更是數不勝數。
據說,唐太宗時期有人編了一本《氏族志》,就是當時的百家姓,把崔姓排在了第一。太宗一看,火了,崔家這么牛,把我這個皇帝往哪兒放?就下令把李姓排在第一,皇后的姓長孫排在第二,崔姓被排到了第三。
再說這位主考官鄭顥,雖然偷了回懶,但也做了一件大好事,就是主持編寫了十三卷的《登科記》,將大唐開科舉以來的重要資料都整理了一遍,開了官府整理科舉資料的先河,后來也延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