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驚現陳圓圓墓地和吳三桂后裔?有待考證
陳圓圓,又字畹芳,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居蘇州桃花塢,為吳中名優,“秦淮八艷”之一。卻紅顏薄命,先被田弘遇所掠,獻給了崇禎皇帝,最后又后被吳三桂占為己有。
陳圓圓入京后,成為田弘遇妾侍。后貴妃去世,田弘遇日漸失勢,為尋求靠山來鞏固自己現有的地位和未來的依靠,田弘遇開始結交當時握有重兵的吳三桂,而陳圓圓就是結交吳三桂的籌碼,田弘遇將圓圓贈送至吳府,吳三桂驚于陳圓圓的美貌得將其納為妾。陳圓圓作為梨園女妓,難以擺脫以色事人的命運。
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占北京后,吳三桂奮力抵抗,在撤離中,陳圓圓不慎走失,后為劉宗敏所奪。吳三桂眼看大勢已去,打算降服于李自成,但得知圓圓未死,而是遭劉宗敏所劫后,沖冠一怒,憤而降清。《明史·流寇》稱:“初,三桂奉詔入援至山海關,京師陷,猶豫不進。自成劫其父襄,作書招之,三桂欲降,至灤州,聞愛姬陳沅被劉宗敏掠去,憤甚,疾歸山海,襲破賊將。自成怒,親部賊十余萬,執吳襄于軍,東攻山海關,以別將從一片石越關外。三桂懼,乞降于我。
陳圓圓,以她的美貌俘獲吳三桂,迷倒李自成。吳三桂為了她背負著賣國賊的罪名為滿人東征西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不是吳三桂因為這個女人投降了多爾袞,滿人最少也要晚入關幾十年。所以說,她以她的個人魅力影響了整個歷史的進程。
以下才是今天的重點:
貴州省黔東南州傳出一個驚人消息:轄區內岑鞏縣馬家寨發現了陳圓圓墓地,而吳三桂的后裔就定居在這個寨子里。
貴州馬家寨
墓碑上沒有直書真名,馬家寨祖訓系對外保密。直到最近考古專家來到現場并確認這就是陳圓圓的墓地后,馬家寨村民才深深嘆息,祖先更名換姓隱居深山數百年,沒想到還是被發現。
按馬家寨村長稱:墓碑上的“吳門”二字,暗指陳圓籍貫的蘇州,對家族內公開則釋為吳家。使用“聶”字簡化字,因“陳圓圓本姓邢,六歲后跟著姨夫姓陳”。“邢”右耳旁,“陳”系左耳旁,“聶”字雙耳代表陳和邢兩姓,當年以此來躲避追殺和掘墓。
此前,云南昆明、上海、蘇州等地均有考古發現被猜測為一代名妓陳圓圓墓,不過都缺乏真實的證據。而現在,貴州省馬家寨經過多位考古專家的現場調研考證和當地村民的說法,已經確定了這里確實是名妓陳圓圓的墓冢(zhǒng)。
根據族里的老人們說,為了保護這個墓冢,他們家族的先人從雍正年間之后再未對這座墓冢的墓碑進行修繕。
既然馬家寨隱藏這個秘密數百年不對外公開,為何還被發現了呢?
這些事情還得從1983年開始說起,當時國家文物局下發要求各地整理編寫當地名人名勝的通知,而且還要搜集名人逸聞軼事。文件中就提到了與當地有關的吳三桂、李白、張三豐等人。那個時候當地的專家學者就開始準備著手調查有關墓冢的事情。
遺憾的是,當地的吳氏后人對此事閉口不談,一致反對對外公開,費了很大功夫勸導他們,他們始終不愿意公開這段歷史,是不愿意“出賣老祖宗”。直到后來考古工作無法進行時,考古專家提出挖掘后通過墓內陪葬品來分析墓主人,這時,馬家寨村民眼看著守護數百年的祖墳將被挖掘,無奈之下公布了這個數百年來幾代人守口如瓶的族人秘密。
關于陳圓圓墓地的真實性還有待考古學家的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