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妾蓄妓”風俗下 司馬光竟能一生只愛一人?
馬光砸缸的故事,讓我們從小就知道司馬光的機智與勇敢。但你知道嗎?在一夫多妻制的古代,尤其是在北宋崇尚“納妾蓄妓”的風俗下,為何司馬光一生只有一個老婆,并且在婚后很長時間沒有孩子的情況下,也能做到不納妾?
堅決“不納妾”
結婚30多年,司馬光的妻子始終沒有懷孕,司馬光并不著急,也沒有以此為借口,在外面拈花惹草。可是他不著急,他夫人心里卻很慚愧,決心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一天,她背著司馬光買了一個美女,悄悄安排在臥室,自己則找理由外出。司馬光看了一眼便到書房看書去了,美女也跟著到了書房,俯首弄姿,還將衣服掀開一角,露出一點雪肌酥胸,大打性感色情牌;又從案幾上拿起一本書,隨手翻了翻,嬌滴滴地問:“請問先生,中丞是什么書呀?”司馬光趕緊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書,是官職,不是書!”聲音和口氣生硬、冷淡極了。美女終于感到十分無趣,只好失望地離開了。
又一次,張夫人和丈母娘商量,又偷偷地安排了一個美貌丫鬟。司馬光生氣地對丫鬟說:“走開!夫人不在,你來見我作甚!”后來張夫人終身未育,司馬光就收養了族人之子“司馬康”,作為養子。
司馬光的妻子張氏去世后,這位廉潔、清貧的宰相竟拿不出給妻子辦喪事的錢,只好把僅有的3頃薄田典當出去,置棺發喪,盡了丈夫的一點責任。
司馬光如何教育后輩兒孫
在山西著名的王家大院里,有一塊著名的匾額“法司馬訓”,即北宋名臣鴻儒司馬光為其家人制定的家訓——《司馬氏居家雜儀》。
在司馬光看來,為人父母“愛”孩子更要“教”孩子,只愛不教不是真愛。“愛而不教,使淪于不賢,陷于大惡,入于刑辟,歸于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之也。”
要教育好后輩兒孫,讀書必不可少。《居家雜儀》規定,孩子七歲誦《孝經》、《論語》,八歲誦《尚書》,九歲誦《春秋》及諸史,十歲以后讀《詩》、《禮》、《傳》等其他圣賢書。
在一夫多妻合理合法的古代,司馬光尚能一生只愛一人,現代一夫一妻制度下,卻有不少人包二奶、養小三,東窗事發后不少還能獲得妻子的原諒,繼續“瀟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