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沈萬三“富可敵國” 他的錢是怎么來的?
2017-03-28 10:17:1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沈萬三是600多年前元末明初的江南首富,據說他富可敵國,朱元璋在斥資修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墻——南京城時,沈萬三就捐建了三分之一。富
沈萬三是600多年前元末明初的江南首富,據說他富可敵國,朱元璋在斥資修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墻——南京城時,沈萬三就捐建了三分之一。富可敵國的他又有怎樣的發家歷程呢?
一、靠積累房產、田地。這個說法在沈萬三的孫子沈伯熙的墓志銘里可以得到一些證據,該墓志銘上面寫著,“其先世以躬稼起家”。也就是說沈萬三是靠種田致富的。后來人們在引述“墓志銘”記載的同時又根據一些雜乘筆記得出沈萬三開墾荒地,講究灌溉和施肥,由是致富。
但是真正把靠積累房產和田地發家的說法系統完善地提出來是在陳兆弘先生的《明初巨富沈萬三的致富與衰落》一文中,文章中就提出沈萬三“躬稼起家”又兼“好廣辟田宅,富累金玉”慢慢發展成“資巨方萬,田產編于天下”。
二、沈萬三得到汾湖陸氏的巨資加上其善于經營管理的才能,以致成為江南首富。從《周莊鎮志》里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記述,“沈萬三秀之富得之于吳賈人陸氏”。亦有“元時富人陸道源,暮年對其治財者二人,以資產付之,其中一個人就有沈萬三”。
三、靠經商,主要是國際貿易。從《吳江縣志》的記載里可以看到,“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這個說法也同時得到著名歷史學家吳晗的贊同,他說:“蘇州沈萬三一脈之所以發財,是由于做海外貿易。”
三個說法不可以孤立開來,因為沈萬三致富的原因是三個方面相互聯系的結果,沈萬三初期種地為生,田產有余,這是他發家的基石。再加上得到汾湖陸氏巨資后,他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他并沒有就此滿足,而是不斷進取,棄農從商。他轉戰周莊成為其事業發展的轉折點,他把周莊作為自己進行商品貿易和流通的樞紐地進而不斷擴展,最終成為富甲天下的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