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鬧到極致禍國傾城的貌美妃子馮小憐
北齊后主高緯一生姬妾無數,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玉體橫陳”的馮小憐,晚唐詩人李商隱曾作二首《北齊》諷刺北齊后主高緯和寵妃馮小憐荒淫亡國的故事:其一:“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其二:“巧笑知堪敵萬機,傾城最在著戎衣;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馮小憐可說是北齊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人,名字緊跟在古代四大美女之后。據《北史》記載:“慧黠,能彈琴,工歌舞”,是一位聰明、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
馮小憐原本是北齊后主高緯第三位皇后穆邪利身邊的婢女,小名黃花,而穆邪利則是北齊后主高緯的第一位皇后斛律氏的侍婢。穆邪利十分能魅惑君王,北齊后主高緯為了取悅穆邪利,曾派人用萬匹錦彩去北周交換珍珠,用以給穆邪利做珍珠裙衣。穆邪利當了皇后之后,恨不得每時每刻都將北齊后主高緯拴在身邊。北齊后主高緯對馮小憐寵愛日厚,漸漸地竟發展到一刻也不能離開的地步,甚至在與大臣議事時也不例外。皇帝在朝堂之外與妃子調笑,為何卻無人勸諫?因為大臣們都懼怕這個膽小怕事,卻又喜好胡亂殺人的皇帝,此前敢勸他勤政的人都丟了性命,如今哪里還有人敢來規勸?
于是,北齊朝堂上就出現了這樣荒誕的一幕:皇帝高緯與妃子馮小憐在帝座之上卿卿我我,下面的大臣要么以之為恥卻不敢言,要么心存非分之想,于是人人說話不著邊際,朝政漸漸也就荒廢了。據說馮小憐是一個天生尤物,身體曲線極其完美,有“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之態。當時感傳馮小憐的身體四季不同:冬天軟如棉花,夏季潤滑如玉,天寒時猶如一團烈火,天熱時宛若一塊涼冰。北齊后主高緯常常看著馮小憐的身體嘖嘖稱奇,覺得這樣完美的身體其他人無法看到簡直是一件憾事,于是決定向天下人展示馮小憐的完美身體。
經過一番設計與安排,北齊后主高緯讓馮小憐裸身橫臥在隆基堂上,任何人只要肯花千金便能一覽秀色。堂堂的一國君王竟然荒誕到這種程度,而馮小憐竟然也答應了。他們的這一舉動讓天下人譏笑不已,可一帝一妃卻樂在其中。“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人晉陽。”這邊,北齊宮廷正在上演一出齷齪的鬧劇。那邊,北周武帝已經舉兵來犯了。北齊的政權是高洋從東魏手中奪得的。6世紀初,北魏分裂成東西兩個國家——東魏和西魏,后來,東魏被北齊代替,北周則取代了西魏。論實力,北齊的實力遠勝于北周,然而由于北齊皇帝一直無所作為,北周則加緊稱霸步伐。不久,兩國的力量漸漸持平。
到北齊后主高緯當皇帝的時候,北齊所統轄的漢中和四川等地都已經被北周吞并了。由于北齊后主高緯昏聵、荒唐,北齊也漸漸陷入亡國的命運。北齊隆化元年,北周再次伐齊。北周武帝集中了近15萬兵力,親自帶兵攻打晉州,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了晉州的門戶——平陽城。北周武帝留下1萬精兵鎮守平陽,其他人繼續進攻晉州。而此時,北齊后主高緯正帶著馮小憐在天池(今山西寧武西南管涔山上)打獵。晉州告急,晉州信使一個上午就飛馬傳送了3次告急文書,可是北齊的右丞相居然以“大家正為樂,邊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為由拒絕呈報皇帝高緯,直到信使來報平陽失守,他才去找北齊后主高緯。
可是,這個時候馮小憐正在興頭上,馮小憐要求北齊后主高緯“更殺一圍”。北齊后主高緯竟然也荒唐到置軍情不顧,繼續陪美人打獵,正是“巧笑知堪敵萬機,傾城最在著戎衣。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回。”不久之后,北齊臣子向北齊后主高緯建議,嚴冬將至,北周攻打平陽的大軍都已經退回長安,北齊可以趁這個機會收復平陽。對此,北齊后主高緯猶豫不決,不知道是否值得一戰。馮小憐從來沒有見過打仗,馮小憐以為戰爭和狩獵一樣好玩,于是慫恿北齊后主高緯御駕親征,帶著她一起收復失地,北齊后主高緯欣然答應了。
北齊后主高緯帶著十萬大軍圍攻平陽,北齊士兵為收回失地,日夜不停攻城,后來還在城下挖掘地道,使城墻坍陷了一處。就在這即將獲勝的緊要關頭,北齊后主高緯居然下了暫停攻城的命令。原來,馮小憐聽說平陽城上有圣人遺跡,想去觀看。等到馮小憐打扮好出來時,北周軍隊已經將缺口堵住了。接著,北齊后主高緯又擔心城中的流弩矢會不小心射傷馮小憐,于是命人將攻城用的木頭撤出部分用以筑造天橋,便于馮小憐遠觀戰事。經過一番折騰,北齊軍隊疲憊不堪,哪還有力氣攻城。北齊后主高緯愚蠢行為的結果就是一再延誤時機,使北周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他們的援軍迅速趕到,北齊軍隊再次陷入被動。
兩軍交戰,北齊軍隊稍稍后退準備攻擊,誰知馮小憐竟然大叫:“齊軍敗啦!齊軍敗啦!”這使得北齊軍隊頓時崩潰,北齊后主高緯帶著馮小憐慌忙逃跑。主帥一走,北齊軍隊更是軍心大亂,連戰連潰,而北齊后主高緯竟然說:“只要小憐無恙,戰敗又何妨。”北齊后主高緯逃回晉陽后,又讓人建造一座高聳入云的天橋,以便于馮小憐觀戰。誰知不久后天橋就垮了,馮小憐認為這不吉利,于是要北齊后主高緯放棄重鎮晉陽,返回北齊都城鄴城,而北齊后主高緯竟然一口同意。失去了晉陽,北周軍隊長驅直入,很快就攻陷了鄴城,北齊后主高緯、太子高恒和馮小憐等人都成了北周擄虜,來到了北周的都城長安,北齊滅亡,黃河流域再度統一。
來到長安后,北齊后主高緯被封為溫公。已是亡國之君的高緯對馮小憐仍然念念不忘,乞求周武帝把馮小憐還給他。周武帝并非好色之徒,笑言:“朕視天下如脫屣,一老嫗豈與公惜之”。將馮小憐賜給高緯。建德七年,北齊后主高緯被誣謀反后,反被以辣椒塞入其口,活活悶死。馮小憐被賜予周武帝的弟弟代王宇文達并受奇寵,曾恃寵幾乎將代王妃李氏逼死。隋滅北周后,馮小憐又被轉賜給李氏之史李詢。
一日,馮小憐彈琴時弦斷了,于是有感道:“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欲知心斷絕,應看膝上弦。”最終,這位傾國絕色馮小憐被李母逼迫自殺。晚唐王孫李賀有詩《馮小憐》寫道:“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破得春風恨,今朝值幾錢。裙垂竹葉帶,鬢濕杏花煙。玉冷紅絲重,齊宮妾駕鞭。”歷史上,君王和后妃的荒唐事不少,然而像北齊后主高緯和馮小憐這樣的實在不多見。一個昏庸的皇帝,再加上一個沒腦子胡鬧到極致的妃子,國家想要不滅亡,恐怕也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