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臨幸妃子 太監卻在窗外大喊 是時候了
2017-03-26 12:40:01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生活中,大家經常會引用這句話品評事物:“皇帝不急太監急”。
“皇帝不急太監急”,一般用來比喻當事人自己對該事不是很著急地去處理,而
生活中,大家經常會引用這句話品評事物:“皇帝不急太監急”。
“皇帝不急太監急”,一般用來比喻當事人自己對該事不是很著急地去處理,而周圍的人卻在一旁著急,為其想辦法出主意。這句話應該說略含貶義。
其實,這句話,歷史上是有來歷的。
漫長的帝制時代,皇帝過夫妻生活并不如大家想象那樣瀟灑自如,隨心所欲,卻往往受著太監的約束。
比如,清朝時,乾隆正在某個妃子那里過生活———皇帝過生活并不稀奇,稀奇的是,皇帝在里面過生活,外面還站著一群太監“旁聽”。
聽了一會兒(一般半個時辰),這群太監估摸著差不多了,就由總管太監領頭,大家齊聲喊道:“是時候啦!”
如果里面不肯結束呢,他們就再喊。如是三番,直到皇帝索然無味、主動結束為止。
假如連喊數聲后,皇帝還不放人怎么辦呢?太監就會用絲被包裹著將妃子“強行”抬走。
這就是俗語所說的“皇上不急太監急”的由來。
嬪妃侍寢卻不能過夜,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此規矩從何而始,現代史學專家認為,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
其一,為了安全,避免皇帝睡熟后遭暗算;其二,為了健康,避免皇帝夜里休息不好;其三,為了“工作”,夜里侍寢纏纏綿綿,會影響皇帝第二天上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