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人建公廁 還成了富翁蓋了別墅!
當今社會,大家都出門在外的時候難免都會內急,那怎么辦呢,當然是尋找公廁了,現在大城市的公廁都很普遍了,也不會讓大家很難找到,在內急的時候也不會那么尷尬。那么在古代的時候有公廁嗎?其實告訴一下大家,公廁并不是受現代歐美國家的影響才產生的,在古代的時候,公廁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古代的公廁,還不是人民政府興辦的,而是私人建設的公共廁所。
那么是誰有這么精明的頭腦,能想到這樣的發財路子呢?
在明朝末期的時候,一個農村的農民,被人叫做穆太公,人們叫他太公,并不是因為他年齡夠大,輩分夠高,而是出于對他的尊敬。
那他是怎么腦洞大開,前無古人的想出這么個好注意呢?話說有一天穆太公到縣城去游玩,也就是現在俗稱的旅游啦。穆太公在街上那是東看看美女,西看看雜耍,有美食的時候還會去品嘗品嘗。結果就那么的吃壞了肚子,內急來了,需要解決是吧?那他就到處尋找可以方便的地方,正在焦躁不安的時候,看到一個偏僻的地方有個糞坑,那個時候的糞坑是沒有墻的,那也沒辦法啊,于是一溜煙的沖了進去。
出來之后,穆太公心里便有了想法,這出門在外誰沒個內急啊,自己就為何不建造個公廁呢。這穆太公也是個實干家,一回到家里,馬上就吧自己房子旁邊的空地挖了三個坑,還把三個坑都用墻給隔斷了,墻面也粉刷的白白的,這還不算,他又到城中親戚家里,討要了些字畫貼在墻面,在經過如此精裝修以后,他還覺得不夠,于是到村中小學,請了個字畫老師,寫下“齒爵堂”三個字。懸掛在了公廁門頭。也算是正是開業了。
現在也裝修好了,該開業迎接客人了,怎么辦呢?你看看人家多有算計的,讓老師幫忙又寫了很多小廣告,貼到村里村外,墻頭,樹下。內容是:穆老噴香新坑,遠近君子下顧,本宅愿貼草紙。
這也可能算是最早的街頭小廣告了,而且免費贈送草紙的手段很快在村民種激起了熱烈反響。都想著自家廁所一星級的,毫無情趣。怎么能比的上穆太公家五星級的精致。別說男人都爭相來此解決,連大姑娘,小媳婦也不時前來方便。
那么穆太公在公廁上花費了這么多的心思,在當時可謂服務一流,那他是怎么收費的呢?你們一定想不到,是免費的。可為什么事免費呢,難道他是明代的打慈善家嗎,NONONO。這穆太公其實是個吝嗇鬼,要他做慈善,得不到好處的事情他才不會干呢。那他心里是怎么想到的呢?
原來,在建設公廁的之前這寫他都考慮好了,他知道,這農村人啊,生活都拮據,收上也沒有多少存款。要是收費的話,肯定也沒有人來。不過要是免費的話,積攢下來的糞便就可以賣出去,農村多的是種地的農民,又哪家不需要給地里施肥加糞的。果然在經營了幾年之后,穆太公就從公廁中撈得不少油水,成了當地的一個富商,家里也蓋起了別墅!
穆太公的故事,是出自明朝一個無名氏小說家寫的。“穆太公”這個名字雖然是假的,但是這個故事有可能是真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