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趣聞 唐朝的人為什么一般不想娶公主
駙馬顧名思義就是公主的丈夫,這一下就跟皇室沾邊的地位,在電視劇中可是眾人爭搶的事情。但是這些并不是真實的歷史,在唐朝,很少有人愿意做駙馬,這是為什么呢?
一:公主沒有婦德,情人太多
在社會風氣極度開放的唐代,公主的私生活也極其豐富。多數唐代公主都有不止一個情人,有的公主婚前就在多處居所豢養了不少男寵,有的公主則在婚后還不守婦道,公然給駙馬難堪。唐代公主的濫情荒淫是當時朝野皆知的秘密,正史和野史中均有明確記載。
1:,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為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她一共有過兩次婚姻;一是薛紹,二是武攸暨。
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奸,并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即蓮花六郎張昌宗)。
2,安樂公主
安樂公主是唐中宗李顯之女,韋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稱。安樂公主嫁給了梁王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在嫁給武崇訓之前,安樂公主就已和武崇訓發生關系,卻又同時與武崇訓的堂弟武廷秀私通。她甚至與武延秀公然在宮中、府中調情尋歡,所作所為令人咂舌。
,二:唐代女性地位高
唐朝是一個民族融合的時代。一方面,李唐皇族本身就有北方少數民族的血統,他們長期與北方少數民族雜居生活,受到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并且發跡于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所以在文化習俗上直接繼承了北朝的傳統。另一方面,唐朝各民族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空前頻繁,對“蠻夷之邦”的文物風習來者不拒,兼收并蓄,更助長了“胡化”的風氣。當時的周邊少數民族與國家,無論是鮮卑族,還是突厥、契丹、黨項等等,婚姻關系比較原始,女性地位較高而所受到的約束相對較少,比較自由放縱。而唐朝多民族統一國家所采取的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也使得周邊少數民族的習俗不斷涌進中原,有力沖擊了中原漢族文化的封建禮教觀念,給唐朝社會帶來影響。這使得唐代婦女得以在社會舞臺上發揮其作用。
比如太平公主跟安樂公主均是宮廷政治的狂熱分子。她們都對唐朝的政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三:駙馬比較悲劇
皇帝的女婿當然不好當,駙馬盡管身份高貴,但公主卻是皇帝的女兒,這樣一來,駙馬不可以三妻四妾,不可以要求老婆三從四德。
1,宜城公主
唐中宗李顯的女兒宜城公主的附馬裴巽,在外面寵幸了一個女人,叫公主知道了。于是,公主把這個女人抓來,剝掉她身上一塊皮;又剝掉裴巽額頭一塊皮,然后,把剝下來的兩塊皮,互換位置貼之。貼完后,再叫裴巽到前廳辦理公務,底下的臣僚們,看見附馬這個樣子,都忍俊不止。后來,公主也覺得不雅觀,于是,又從那個婦女的額頭剝下一塊皮,貼到裴巽的額頭上,把裴巽額頭上原先貼的那塊轉貼到那個婦女的額頭上。那個婦女羞愧難當,自縊身亡。從那以后,凡是認識裴巽的婦女,一見到他都躲得遠遠的。
四:名門不納李氏
據史料記載,唐高祖李淵有鮮卑血統,因而世家名門多認為李氏出身于夷狄之地,不愿與李氏結親。
當時,山東五大姓是公認門第最高的家族,分別是崔、盧、李(此“李”非李唐皇室的“李”)、鄭、王。唐代皇帝對于山東五大姓極為仰慕,一直想要把公主嫁到這樣的名門,然而在有唐300余年的歷史中也未能實現。
唐文宗時期他認為,李唐文化作為社會正統文化存在了200余年,皇族應該有資格與世家名門結親了。于是,他提出要把公主嫁給山東五大姓,結果還是遭到了拒絕。
五:駙馬難以升官
唐代駙馬多加封較高的官銜,然而都是閑職,根本沒有實權。據統計,唐代160余位駙馬中,能做到朝廷要員的只有10人左右,多數駙馬沒有正式官職。
在唐朝公主可以下嫁的對象,便多半是集中在功勛大臣的家族,尤其是那些不是出身于世襲門第或世家大族的功勛大臣們,這些人因為出身沒有世家大族那么名貴,也因為他們的地位,都是來自于朝廷給的官名,所以為了保持自己的高官爵位,功勛大臣們也就不得不接納公主為妻或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