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漢宣帝劉詢為什么要除掉曾經擁立他的功臣?
電視劇《烏龍闖情關》想必大家都看過,里面的主角是劉病已,也就是后來的漢宣帝劉詢。今天要講述的就是他的故事。
劉詢(前91—前49),原名劉病已,漢武帝劉徹的曾孫,戾太子劉據的孫子。劉詢出生后不久,就趕上了那場有名的“巫蠱之禍”。他的祖父劉據兵敗自殺,劉據的生母衛皇后被逼自縊,劉據的愛妾、兒子、兒媳等人全部遇害,只有嗷嗷待哺的劉詢保住了一條活命,被關進監獄,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真正坐過牢的皇帝。
漢昭帝劉弗陵即位后,大赦天下,劉詢才得以重見天日。劉詢出獄后,廷尉監邴吉將他送到了祖母史良娣的老家,太祖母非常可憐這個孤兒,不顧年老體衰悉心撫養。邴吉又將劉詢遇赦的消息及時上報掖庭,這為劉詢將來登基創造了條件。因為受到了很多磨難,劉詢從小就勤奮好學、懂得節儉,而且性格爽朗,頗有俠士風范。
漢昭帝去世后,權臣霍光立昌邑王劉賀為皇帝。劉賀一即位就安插自己的親信,企圖擺脫霍光的控制,被指不守禮儀,即位不足一月就被廢掉。接著,霍光又迎立混跡民間且根基薄弱的劉詢為皇帝。當時,劉詢的遭際博得了廣泛同情,“公孫病已立”的讖語就是人們思慕劉詢(劉病已)這種社會潮流的體現,民心如此,霍光也不敢逆流造次。前74年八月,十八歲的劉詢正式登基,即漢宣帝。
霍光輔佐漢宣帝6年,加上跟漢昭帝的13年,近20年的帝師生涯,他盡心盡力,大部分時間國家都處于安定興盛的狀態。霍光的諸多措施都遵循一個原則:休養生息、藏富于民。長期的連貫性政策像一味溫和的中藥,緩緩調理著大漢因漢武帝的窮兵黷武而虧虛的肌體。20年的時間逐漸成就了“文景之治”后的又一個興盛局面,史稱“昭宣中興”。
劉詢明白,霍光既然有本事讓自己一步登天,也有能力讓自己萬劫不復。劉詢對其既敬重又畏懼,霍光每次站在身邊,劉詢就覺得渾身非常不自在,就像有人拿針扎他的背,成語“芒刺在背”的典故就出于此。這一典故形象地勾勒出君臣間的復雜關系。其實,如果真的讓君主怕了你,對于一個沒有篡權野心的忠臣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這也為霍光死后霍氏一族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漢宣帝飽受磨難,又深知民間疾苦。他顯然是一個有抱負、也有城府的皇帝。為了自保,劉詢不得不韜光養晦,不得不對霍光隱忍不發,言聽計從。漢書說:“光自后元秉持萬機,及上即位,乃歸政。上廉讓不受,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見,上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漢宣帝處處表現出對霍光的敬重,不擅權不用權。霍光試探性地提出“歸政”,他百般謙讓不接受;他要求大臣們的奏章先交給霍光過目,然后才御覽;每次上朝,他都要收斂笑容,以示禮貌。此外,劉詢還通過增封霍光食邑、封賞霍光子孫等方式,換得霍光的好感。
但同歷史上任何有作為的政治家一樣,霍光沒有跳出時代的圈子,擺脫不了光宗耀祖思想的束縛,也擺脫不了身為將相,子弟封侯的傳統。他在位時,他的宗族、子弟都已是高官顯貴,霍氏勢力盤根錯節,深深扎根朝廷,枝繁葉茂,“黨親連體”,而他的宗族多是為非作歹之徒,為霍氏家族留下了隱患。
霍光輸于齊家,主要還在于霍光有個“賢內助”。他的妻子霍顯是有一個飛揚跋扈的女人,原本是霍光正室的陪嫁侍女,妻死扶正,后生兒育女,成了一家主母。她驕奢淫逸,舉止張狂,費盡心思將自己的女兒霍成君嫁入宮中,并想讓自己的女兒當皇后,遭到了劉詢的反對。
【漢宣帝劉詢皇后許平君】
起初,劉詢在民間時,與民女許平君結為患難夫妻。劉詢即位后,霍光為了讓自己的女兒霍成君當皇后,便指使大臣們對劉詢施加壓力。不過,劉詢雖然平日對霍光百依百順,但在立皇后的問題上卻非常果決。
原來,劉詢富貴后,始終惦念著以前的結發妻子,并準備把她立為皇后。劉詢被大臣們逼急了,便下詔“求微時故劍”,意思是說劉詢想找回未當皇帝時在民間使用的那把寶劍。在他的極力堅持下,最終得以先立許平君為皇后。
令劉詢沒有想到的是,霍光的妻子霍顯竟買通御醫,在宣帝即位第三年毒死了有孕在身的許皇后。這成為后來引發滅族事件的原因之一。
劉詢登基六年后,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霍光病重時,漢宣帝還“車駕自臨問光病,上為之涕泣”,掉了不少的眼淚。霍光去世后,宣帝仍然不動聲色,給了霍光一個漢以來諸功臣無與倫比的隆重葬禮。安葬后,他還先后兩次下詔,稱贊霍光“功如蕭相國”。
然而,霍光死后霍家的奴才卻依舊不知收斂,于是宣帝決定有步驟地清算霍家勢力。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逐步剝奪霍家人的政治權力。此時的霍光一脈,在朝廷已盤根錯節,勢力強大。宣帝削弱了霍光家族軍權,任命霍光的兒子霍禹為大司馬,霍光侄孫霍山為尚書,削其實權。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將“羽林及兩宮衛將屯兵”,“悉易親信”,換成了自己的人。第二步,則下詔封原皇后許氏所生之子劉奭為太子。
這一切,自然令霍家人坐立不安,于是決定謀反。他們想讓霍皇后下毒酒,毒死漢宣帝,然后由霍禹做皇帝。然而,此時的漢宣帝早已羽冀豐滿、成竹在胸。
公元前65年,漢宣帝一舉將霍家及其余黨一網打盡。霍云、霍山自殺,霍禹被捕,腰斬于市,霍顯及霍氏女眷兄弟皆棄市,霍后成君,廢處昭臺宮,霍氏親族連坐誅殺者數十家,慘遭滅族大禍。可憐霍氏一族,幾乎沒有留下什么活口。唯一活下的人,是霍皇后,在冷宮終其一生。
過了十多年,漢宣帝才算給霍光做了輕度平反,只恢復了他的“職務”和姓氏,而沒有恢復他的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