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不穿內褲的理由竟是如此讓人臉紅
2017-03-01 12:21:0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古人說的衣裳,上半身為“衣”,下半身為“裳”。“裳”有點像裙子,說白了就是塊遮羞布。直到春秋時代,才有了褲子。
后來,女性月經時會
古人說的衣裳,上半身為“衣”,下半身為“裳”?!吧选庇悬c像裙子,說白了就是塊遮羞布。直到春秋時代,才有了褲子。
后來,女性月經時會多穿一條舊褲子在內,避免弄臟外褲,慢慢地男人也效仿,逐漸演變成今天穿的內褲。倒是到了如今,不穿內褲卻成為另一種性感的表達。
褲子真正成為中國女人的常服,還要再過一千多年。兩條腿分立,成何體統?!尤其是女人,穿褲子就是明顯要勾引男人嘛。
道德家們虎視眈眈,希望把女人們掩在寬袍大袖里,失去本來的女性性別特征,來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女人們偶爾也穿這種沒有襠的套腿褲。好玩的是,政治和權力最終給褲子加上了一個襠,不僅解放了身體,也解放了生產力——此后的底層人民就一直喜歡穿這種方便行動的服裝。
至于那種只能護住腿部的“脛衣”也并未隨著歷史的演進而消失無蹤。1949年之前的北方,只有兩個褲腿的套褲,是老年女人過冬的常備。
這種套褲中間絮棉,穿的時候,把兩條褲腿套在褲子外面,用帶子系在褲腰帶上,扎緊褲腳的褲腳帶。套褲把冷風阻擋在外面,上了年紀的人可以過一個融融的冬日。
也就是說:中國古代的女人是不穿褲的,她們穿的裙子里面有一個短的部分,相當于現在的襯裙,而男的徹底沒有。
實際上無論中外,古代的婦女是沒有內褲的,因為穿大袍子,一裹起來,什么也看不見,穿不穿無所謂。在我國,女性穿內褲,大概始于民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