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 <thead id="xjztt"></thead>
    <label id="xjztt"></label>

      <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span id="xjztt"></span>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古代養老沒有退休金 規定“九十者其家不從政”

      2017-02-28 17:39:1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幾千年來以農業為主的中國古代社會,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政府官員,都沒有養老保險等“五險一金”,也基本上沒有退休工資,但是古人在養

      幾千年來以農業為主的中國古代社會,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政府官員,都沒有養老保險等“五險一金”,也基本上沒有退休工資,但是古人在養老方面花的心思并不少。

      中國古代官員退休后的待遇

      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漢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漢代只有高級官員有“致仕”,致仕條件是年老或是有疾。漢代規定,俸祿兩千石以上的高官,退休可領取原俸祿的三分之一,功勛極其卓著的少數官員甚至可以享受原俸,另外,在退休時還有一次性賞賜,如錢、黃金、糧食、房屋、車馬等。如漢章帝元和三年,賢官第五倫請辭時,被漢章帝賜“以兩千石俸終其身”,并加賜錢五十萬,公宅一所。

      唐朝官員在退休方面明確了“七十致仕”,如果不到七十歲,但是體弱多病的也要退職。“唐致仕官,非有特敕,例不給俸”。除非皇帝特批,否則的話,唐朝官員退休后沒有退休金,但能得到一定數量的田地養老。

      宋朝雖然也規定了七十致仕,但并沒有實際執行,所以導致朝堂之上,皆老朽昏庸之輩。因為退休只能拿到斗俸,所以官員千方百計拖著不退休。

      明朝起,將退休年齡提前了十年以上,只要年滿六十歲,就鼓勵退休。如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詔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聽致仕”。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詔“自愿告退官員,不分年歲,俱令致仕”。明代的開國功臣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于洪武四年,未滿60歲時就告老還鄉。中央官員退休后享受半俸,一般情況下不給退休官員發退休金,家里實在太窮的話,根據個人申請,“有司月給米二石,終其身”。

      清朝官員退休年齡也為六十歲,如果沒有年滿六十歲而因病提前退休是沒有俸祿的,而滿六十歲又有世職的可以拿半俸,但對那些有特殊功績的官員,如打仗負傷者,則全數發給。

      對于中國古代的普通老百姓來說,養老制度是以家庭養老為主,一家之內,晚輩負有不可推脫的養老義務,而國家也有相應的政策法規,主要是減免老人及其子孫的賦稅(向國家繳納一定的錢物)和徭役(為國家提供一定期限的無償勞動)。國家甚至還通過授官賜爵、賞賜財物以確保老人安享晚年。

      周代:規定“九十者其家不從政”

      周代開始出現初具規模的養老制度,這一制度規定了50歲以上的為老人。對于如何養老,規定得也很詳細。首先是飲食方面,據《禮記王制》記載,周代時要求,對50歲以上的老人,要給他們吃細糧;對60歲以上的老人,要給他們吃肉,那時肉是很珍貴的;對70歲以上的老人,要在他們的飯食中增加副食;對80歲以上的老人,要讓他們吃些珍饈美味。對90歲以上老人,考慮到此時老人行動多有不便,因此要在老人的床前伺候飲食。當然,這樣的規定主要針對王公貴族,對普通百姓來說,保證吃飽就很不容易了。

      為讓子孫更好地贍養老人,周代實行有老人的家庭可減免徭役的政策。如果家中有80歲以上的老人,則兒孫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如果有90歲老人,則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此即“八十者,一子不從政;九十者,其家不從政”一說。

      春秋戰國:雖戰亂頻繁,尊老傳統不變

      《左傳襄公三十年》里說,春秋時,晉國有一位73歲的老人被征去筑長城,當時的大夫越孟得知這位老人是自己一位屬下的長輩之后,一方面誠懇地道歉,另一方面將老人接回來,分給他田地,并且撤銷了違反養老政策的官員的職務。

      戰國時,齊國規定,對70歲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一子的徭役和賦稅;對80歲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二子(兩個兒子)的賦稅徭役;對90歲以上的老人,免除其全家的賦稅徭役。

      建養老院

      建“養老院”,起源于南北朝時期,高壽皇帝梁武帝蕭衍曾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創辦了“孤獨園”,用于收留、贍養孤苦老人。到唐朝,這樣的養老機構已被推廣,在武則天時代,唐朝還開設了主收貧、病、孤、疾者的“悲田養病院”。唐肅宗在長安和洛陽分別建了“普救病坊”,用于照顧無人贍養的老人。但真正讓“養老院”這種養老方式流行起來的是宋朝,北宋初年即開設名為“福田院”的養老機構,后來又開設了“居養院”,南宋則叫“養濟院”等,將孤寡不能養活自己的老人登記備案,由國家贍養他們。雖然名字不同,但都是慈善性質的養老院。而且,在宋徽宗時期,老人的年齡標準是50歲,使養老的人群范圍得到了極大的擴展,成為歷史上老人的黃金時期。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青青热久久综合网伊人|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久久综合色老色|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亚洲图片综合区|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综合色就爱涩涩涩综合婷婷|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 |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欧美综合图区亚欧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美国十次狠狠色综合|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