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人最愛吃啥 曹操愛吃雞諸葛亮愛吃這個
當時姜維退到險隘劍門關,兵疲不能戰,馬乏不能騎,姜維號令百姓家家磨豆漿,以豆腐犒賞士兵,以豆渣喂戰馬
一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后三國鼎立,各路英雄各展才雄,烽火連天、爾虞我詐卻無關對錯。那一道道美食也成為了講述三國故事的只言片語.
二
有俗語說“不吃劍門豆腐,枉游劍門關”。劍門關是三國時期蜀漢的重要關隘。當時姜維退到劍門關時,兵疲不能戰,馬乏不能騎,姜維號令百姓家家磨豆漿,以豆腐犒賞士兵,以豆渣喂戰馬,待兵馬體力恢復再戰。此計確實很靈,三日之后,姜維僅引五千兵將殺下關去,大敗鐘會,使魏兵倒退數十里下寨,解了劍門危急。
三
《三國演義》上說,諸葛亮率兵攻打南蠻,終于使孟獲臣服。諸葛亮班師回朝,途中須經過瀘水,大軍無法渡江。原來,兩軍交戰中的陣亡將士無法返回故里與家人團聚,故在此江上興風作浪,阻撓眾將士回程。大軍若要渡江,必須用49顆蠻軍的人頭祭江,方可風平浪靜。諸葛亮遂生一計,命廚子以米面為皮,內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顆人頭。然后灑酒祭江。從此,諸葛亮也被尊奉為面食行業的祖師爺(衛-龍算不算呢?)
四
關羽之所以成為常勝將軍,除了有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兩件寶物外,更有他得力的“馬夫”周倉的功勞。周倉有一種特殊的功能,每次給關公做飯前,用荷葉把手腳包起,這樣抓飯菜也不怕燙手。后來民間根據這一傳聞創制出“荷葉粉蒸肉”這一雅夏令佳肴,一直流傳至今。
五
公元208年,曹操統率數十萬大軍進攻荊州。在赤壁大戰前夜,曹操突然臥病不起,只得在逍遙津暫作休息,曹操軍中個個焦急萬分。隨軍的大廚師根據“秘方”捉來一只當地“伢雞”,鹵制后給丞相吃。曹操覺雞肉味美無比,竟一口氣吃下大半只雞。此后,廚師連做三次,曹丞相身體很快恢復了。以后曹操行軍所到之處,專請廚師必備此雞,于是“逍遙雞”因此出了名。民間又稱其為“曹操雞”。
六
相傳劉備迎娶孫尚香后,孫夫人經常為夫君烹制佳肴。有一次她做了一道菜,名曰“蟠龍黃魚”,請劉備品嘗。劉備嘗后,覺得味道果真不錯。孫夫人問道:“夫君難道不能從中品出什么別的味道來嗎?”劉備百思不解,便問坐在一旁的趙云。趙云忙說:夫人親自制作此菜,不光是要您品嘗一下美味,更重要的是以此安撫主公,東吳雖不是主公久留之地,但為國為妻還得。暫且忍耐,如蛟龍蟠臥于此,以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