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蒙古崛起原因或受氣候影響
提到草原生活,很多人可能會想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樣動人的詩句。當時的蒙古族在草原比較靠北的地方,而草原上古代游牧社會比我們想象的更加不穩定,發展受氣候影響比較大,牧民亦靠天吃飯。
古代游牧社會受氣候影響鐵木真將軍隊編為十進制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出生于1162年,堪稱元朝最知名的人之一。有關他的傳記很多,一生亦極富傳奇色彩。成吉思汗原本身為是草原部落貴族,但父親早逝,導致兒時有過一段困苦時期,“最終,他在和部落內部人爭奪部落領導位置、以及和周邊部落爭取草原霸權的過程中,重新崛起并統一草原。”
提到草原生活,很多人可能會想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樣動人的詩句。當時的蒙古族在草原比較靠北的地方,而草原上古代游牧社會比我們想象的更加不穩定,發展受氣候影響比較大,牧民亦靠天吃飯。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牧民都希望有這樣一位領袖:能夠分辨水源、強大、帶領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部落之間的弱肉強食競爭極為激烈,強者的力量會幾十倍增長,龐大帝國便很神速的建立起來。
成吉思汗在軍隊建設方面的成就還體現在沖破了血緣關系。“之前可能各個部落根據血緣選出首領,但是成吉思汗打破了這一切。他把軍隊編為十進制單位,比如百戶、千戶等,這在蒙古族歷史上是新式軍隊編組方法。”李鳴飛說,正是這種方式,讓當時蒙古族部隊戰斗力變得更加強悍讓戰斗力更強悍,士兵清楚地了解應該聽命于誰。
13世紀席卷亞歐大陸:以狩獵訓練軍隊馬上騎射驅散對手陣營13世紀,蒙古軍隊席卷至西方的匈牙利,所遇對手幾乎無法與之匹敵。在與歐洲軍隊的戰爭中,蒙古士兵取得勝利并非偶然,在他們平時的狩獵活動中已經蘊含了訓練軍隊的意味。“對于蒙古軍隊而言,狩獵類似演習。此時部落的人會傾巢而出,排成一字長蛇陣,把能夠看到的野獸一直向前趕到合適地點,隨后把所有獵物圍起來。”然后這些人逐個進入包圍圈每人挑選一個獵物殺死,表演獵殺絕技。
千百公里的作戰線上,各自獨立的蒙古軍隊又該如何精確配合呢?狩獵對蒙古人來說是經濟、娛樂活動,也是軍事和部落組織管理能力的訓練,調動眾人共同協作,“從開始分工布置的策劃到紀律執行、產品分配,既照顧共同利益又能體現多勞多得,對游牧民族社會發展極有好處。”
此外,為了適應遠征,每個蒙古人出征時會帶好幾匹馬,當食物匱乏時會刺馬血喝,用馬的胃來煮東西吃,或者攜帶水。因此,蒙古軍隊裝備很少,堪稱當時世界上最快的騎兵。同時期的歐洲士兵所穿盔甲卻極為厚重,頭盔上面甚至還帶有裝飾,所有裝備加起來的重量勝過蒙古人兩三倍,這樣,在速度上便很難達到騎兵應有的效果;他們的戰術是靠重騎兵沖撞,然后步兵上前拼殺,但與蒙古人對陣之時基本無效。
“蒙古人憑借輕便迅速的騎兵在馬上騎射,反將對手驅散后再各個擊破。”同時征戰之時蒙古人善于派出偵察兵收集地方信息,在平時也會進行這樣的工作,做好萬全準備,“就這樣,他們一直打到了當時的匈牙利,乃至多瑙河畔。”戰爭之勝券,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古代蒙古軍隊遠征屢次成功,迅速崛起,正是善于派出偵察兵收集地方信息,做好萬全準備。此等經驗值得后世人應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