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圣人倉頡重瞳 倉頡怎么會有四只眼睛
(一)重瞳重瞳也稱重華、雙瞳,就是一個眼睛里有兩個瞳孔,分為雙目重瞳和一目重瞳,在上古神話里記載有重瞳的的人一般都是圣人,但實際上經過現代醫學解釋,這種情況屬于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從O形變成∞形,但并不影響光束進來,又叫對子眼,現代醫學認為是早期白內障的現象。
中國史書上記載有重瞳的只有八個人:倉頡、虞舜、重耳、項羽、呂光、高洋、魚俱羅、李煜。
倉頡是黃帝時代的造字圣人;虞舜是禪讓的圣人,孝順的圣人,三皇五帝之一;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項羽則是曠古絕今的“西楚霸王”;呂光則是十六國時期橫掃西域的后涼國王;高洋是北齊建立者;魚俱羅相傳是用計設殺猛將李元霸隋朝名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后主,著名的詞人,文學家。
(二)倉頡怎么會有四只眼睛
倉頡又作“蒼頡”,傳說中黃帝的史官。他用祖傳的結繩記事的辦法替黃帝記載史實。時間一長,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繩結都記了些什么,連他自己也忘記了。因此,倉頡想造出一種簡單易記的符號,用來表達思想,傳授經驗,記載歷史。因為怕人打擾而延誤了時間,倉頡把自己關了起來,開始專心地創造新的符號。
為了叫起來方便,他給這些符號取了名字,稱為“字”。這些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態造出來的。比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的模樣繪的;“月”字,是仿照著月牙兒的形態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爪”字,是觀察著鳥獸的爪印涂的……倉頡就是這樣細心觀察萬事萬物,辛辛苦苦造字。
一天天過去,倉頡創造出了我們今天用的所有漢字,并將它傳說倉頡在造字之初捉了許多甲殼類昆蟲,并將昆蟲沾了黑水讓其在草葉上爬行,以昆蟲爬行時所留下的印記來造字。由于初期造字并不多,不夠使用,倉頡焦急至極,竟然又急出了一雙眼睛,一張面孔上長了四只眼。后倉頡又依象形、會意、形聲等方法創造出了漢字,傳授給了后人。
(三)后事紀念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漢字的創制和應用不僅推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還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地方,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
倉頡尊為制字先師,在古代,人們非常珍愛字和紙。一旦在路上發現,就把它們收集在一起,送到專門的火爐中燒掉。這些專用的火爐被稱為字紙亭,一般建在孔子廟和文昌帝君廟的附近,或者是官府、學校等機構。過去的學者們在自己的書房里都有字紙簍,以存放廢紙,積多了以后就去燒掉。字紙亭的大小各種各樣,最高的有5米,一般建成多層的塔形。每到文昌帝君和倉頡的生日,人們都要到字紙亭前舉行祭祀儀式。
在上古神話里記載有重瞳的的人一般都是圣人,倉頡就是其中之一,他用他的智慧開拓了人類文字上的里程碑,被后人還念與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