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龐統究竟是怎樣死的?龐統死因之謎大揭秘
2016-12-09 18:51:1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龐統之死,與才氣似乎沒有多大關系,反倒是此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將自己推上了不歸路。性格決定命運,有時不無道理。縱觀二人之成敗,我
龐統之死,與才氣似乎沒有多大關系,反倒是此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將自己推上了不歸路。性格決定命運,有時不無道理。縱觀二人之成敗,我們不難看出,兩人的行為方式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諸葛亮一生謹慎,智慮深遠,且未雨綢繆,重視長遠發展。
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內政,從來都是謀求萬全之策,講究萬無一失。不到萬不得已,從不弄險。后人有詩為證:“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由此可見一斑。而龐統則恰恰相反,性格張揚,傲慢自負,且心胸偏狹。更為嚴重的是意氣用事,尤喜爭一時之短長。有什么樣的秉性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方式,平常人倒也無關大礙,而作為統兵打仗的將軍就不足取了。
這是龐統的致命傷。回過頭來再看其剛投靠劉備時在耒陽縣令上的所作所為,就不難看出此人的孤傲與清高。按說初來乍到,給個縣令做做也很不錯了。但龐統卻不這么看,因為嫌官小,到了任上百余日不理政事,終日飲酒。及至張飛前來詰問的時候,還滿不在乎,振振有詞——“量百里小縣,些小公事,何難決斷?”,嘴上這么說,心里卻想給張將軍留一個好印象。
于是喚來公吏,將百余日所有公文訴詞一并呈上。不到半日,將百余日的公務一一剖斷,沒有分毫差錯。此事,雖然讓龐士元展示了才華,得到了重用,卻也讓其乖張的性格展露無遺。
想(耒陽)百里小縣固然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且正值戰亂時期,一應政務軍務定然不會少,哪是半日之內就能做得好的。身為一縣之長,不到民眾之中噓寒問暖,勞軍撫民,卻身居縣衙,終日宴飲,偏重詞訟,荒廢政務,豈不就是在玩忽職守!
如此看來,龐統死于落鳳坡,與其說是一種宿命,倒不如說是性格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