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沒給關羽封侯?其中有何原因
關羽是五虎上將之一,曾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為劉備立下了赫赫戰功。死后,被民間尊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崇為“武圣”,與“文圣”孔子齊名。
關羽是如此受大家推崇的人物,而且還是劉備的結拜弟兄,股肱之佐,文韜武略,功勛卓著,義薄云天,名重一世。為什么當初劉備沒有給關羽封侯?
古之帝王,為籠人心,固爪牙,顯威儀,示恩寵,往往會把加官、晉爵、封侯等等。劉備亦是如此,張飛因據水斷橋,有護衛之功,劉備封其新亭侯;章武元年,進封為西鄉侯;黃忠因定軍山一役,斬夏侯淵立大功,賜封關內侯;馬超漢帝原封都亭侯,章武元年,進封為斄鄉侯;龐統死,劉備追其為關內侯;法正死,劉備封其子法邈關內侯。建興元年,封趙云永昌亭侯;建興元年封魏延都亭侯;建興六年,封諸葛亮武鄉侯等。就來一些不出名的小官都封侯了,而唯獨關羽沒有被封侯。
或說,關羽不是有漢壽亭侯的封號嗎?但這不是劉備封的,而是建安五年,關羽因助曹操拒袁紹,斬其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爾后由曹操所表封。或說,關羽不是有壯繆侯之號嗎?但這是死后追謚,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借了劉禪寵待陳祗的光。
因為《蜀書》說得明白:“初,先主時,惟法正見謚,后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蔣琬、費祎荷國之重,亦見謚;陳祗寵待,特加殊獎,夏侯霸遠來歸國,故復得謚,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云乃追謚。”
清趙一清所撰《東潛文稿》有一小文《關壯繆封爵考》提出了問題:關羽“豈獨無封爵耶?”“陳壽《志》惟云‘封拜元勛’而于名號缺焉無聞。”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因何在?他給出的解釋是:“殆先主以公賜名漢朝,因之不改,特建置一縣為公奉邑”。就是說,因為關公已有曹操以漢朝皇家名義所給的爵號,劉備為表對這一封號的尊重,所以沿襲而用,就沒有再給新的封號,只是特“析廣漢郡葭萌縣地為漢壽縣”,以作為關羽的奉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