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需要如何檢查?
2017-06-17 13:09:3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心肌梗死的診斷可結合病史、通過其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來完成。一種疾病的診斷往往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有些疾病可以有較典型的癥狀、而有些
心肌梗死的診斷可結合病史、通過其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來完成。一種疾病的診斷往往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有些疾病可以有較典型的癥狀、而有些的癥狀則不典型,故常常較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所以疾病的鑒別及診斷更需要檢查的準確結果。那么心肌梗塞如何檢查呢?
一、白細胞計數:發病1周內白細胞可增高,中性粒細胞多在75%~90%,嗜酸粒細胞減少或消失。
二、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可維持1~3周。
三、血清酶測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發病6小時內出現,24小時達高峰,48~72小時后消失,陽性率達92.7%。谷草轉氨酶發病后6~12小時升高,24~48小時達高峰,3~6天后降至正常。乳酸脫氫酶發病后8~12小時升高,2~3天達高峰,1~2周才恢復正常。其中CK-MB的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均極高,它升高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常用于判定梗塞的范圍和嚴重性。LDH1陽性率超過95%。
四、肌紅蛋白測定:尿肌紅蛋白在梗塞后5~40小時開始排泄,持續平均可達83小時。血清肌紅蛋白的升高出現時間較CK出現早,在4小時左右,高峰消失較CK快,多數24小時即恢復正常。
五、其他血清肌凝蛋白輕鏈或重鏈,血清游離脂肪酸,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均增高。
六、心電圖和心向量圖檢查、放射性核素心肌顯影及超聲心動圖檢查等。
原來心肌梗塞這種疾病的檢查方法有如此之多,相信在這些詳細的檢查后,對于該疾病的診斷應該是較為容易的。其中要注意的是心電圖檢查可較典型,總之,心電圖對診斷和估計病變的部位、范圍和病情演變,都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