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慢性腎炎治療方法有什么
慢性腎炎目前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病情呈漸進性惡化進展的腎病類型,在早期階段其癥狀表現比較輕微,多不被發現,所以很難引起患者的重視,其中采用中醫慢性腎炎治療相對安全有效,副作用也相對較少,針對中醫慢性腎炎治療方法有什么下面我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慢性腎炎在臨床上是一種病情呈進性惡化進展的腎病類型。早期階段的慢性腎炎,癥狀輕微,患者無明顯的不適感覺,很難引起腎炎病人的足夠重視。然而,慢性腎炎病情久拖延而未能及時有效控制,則病情將會不斷的惡化,最終結局就是腎衰、尿毒癥。因此應積極及時地治療慢性腎炎。
1、肺腎氣虛
主證:面浮肢腫,面色萎黃,少氣乏力,易于感冒,腰脊酸痛,舌淡苔白,舌邊有齒痕,脈細弱。
治法:補益肺腎
方藥:益氣補腎湯加減:人參、黃芪、白術、茯苓、山藥、山茱萸、炙甘草、大棗。
2、脾腎陽虛
主證:浮腫明顯,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腰脊酸痛或脛酸腿軟,,神疲乏力,納呆便溏,尿少色清,舌淡胖,苔白膩,脈沉細。
治法:溫陽利水。
方藥:真武湯加減:附子、干姜、白術、白芍、茯苓。
3、肝腎陰虛
主證:頭暈耳鳴,腰酸腿軟,虛煩失眠,手足心熱,或見肢體輕度浮腫,或見尿血,口干咽燥,小便短赤澀痛,大便干結,舌紅少苔膩,脈細
數或弦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清熱利濕。
方藥:知柏地黃湯加減:生地、懷山藥、山茱萸、丹皮、澤瀉、茯苓、知母、黃柏。
4、氣陰兩虛
主證:面色無華,神疲乏力,或易感冒,心悸氣短,咽干口燥,腰膝酸軟,肢體微腫,或見血尿,舌紅少苔,脈細或弱。
治法:益氣養陰。
方藥:參芪地黃湯加減:人參、黃芪、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
中醫慢性腎炎得治療方法有什么,以上的方法針對每個人的情況的不同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但是需要在正規醫院的檢查指導下治療,還需要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適當的鍛煉,尤其注意飲食清淡,營養均衡,保持良好的心態對任何疾病的治療都是有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