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放血療法介紹
拔罐是現在很常見的做法,拔罐對改善身體問題有很好幫助,尤其是在上火的時候,進行拔罐,能夠很好緩解這樣情況,同時也能夠預防其他疾病出現,拔罐在做的時候,也需要他人幫助,這個自己是做不了的,那中醫拔罐放血療法怎么樣呢,對這樣療法也是很多人不清楚的。
中醫拔罐放血療法:
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于皮膚,造成郁血現象的一種療法。 “拔罐療法與針灸一樣,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物理療法。”趙焰說,拔罐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常見疾病都可以用拔罐方法進行治療。如急慢性支氣管炎、頸椎關節痛、消化不良、神經性疼痛、高血壓、發燒感冒等。
功效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的正氣也就是抗病能力增強,外邪自然就不得侵入,就能保證氣血通暢,內病不生,自然達到健康長壽,祛病延年的目的。我們生活中可通過多種形式來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拔罐保健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簡單方便的保健方法。
中醫認為人體患病的原因在于陰陽失調,正氣不足,使外邪乘虛而入,致病因素存于體內,阻塞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而致病。拔罐具有調整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的功效。平時利用一定的方法對相關穴位、部位進行保健型拔罐就能達到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目的。
由于當代社會生活節奏快速,社會競爭激烈,環境污染存在,活動空間小,鍛煉機會少,加上不合理的飲食生活方式,導致“亞健康”現象突出。人們常會感到身體疲憊,精神緊張,身心失調。有的表現為肌體疲勞,身體局部或周身酸痛;有的表現為情緒出現異常,難以自制,產生精神緊張綜合癥等等。
操作方法
拔罐的方法與操作是治療的重要環節,在有條件的地方,可用鑷子夾住一小團棉球,蘸上95%的酒精(但不能太多,以濕潤為度)左手握住罐體,罐口朝右下方向,隨后把燃著的棉球伸入罐內燃燒l-2秒鐘,快速取出,左手緊急把罐體送往穴位。注意在送往穴位的過程中,勿將罐口對準穴位,以免空氣進入罐內,而是用罐底朝前去接近穴位,接觸皮膚時,順勢快捷地將罐口扭轉扣到穴位上,這樣就緊緊吸住了。還有一種方法較為易用,就是取面粉10克,用水攪和成面團,捏成比罐口大的圓薄餅,貼到皮膚上,然后,用一團正燃燒旺盛的紙迅速丟進罐內,立即把罐蓋在面餅上,這樣吸引力更大,對第一次使用者來說,這樣可防止因不慎燒傷皮膚。
在對中醫拔罐放血療法認識后,選擇這樣的療法是放心之選,中醫拔罐放血治療方式,對緩解自身疾病上有很好幫助,而且它的操作方式并不是很復雜,在家里也都是可以進行的,因此自身出現不舒服的時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步驟進行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