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竟然跟情緒有直接關系
當我們的情緒出現變化的時候,我們的心跳、心率、呼吸都會出現相應的變化。
可有一種人他們的反應非常獨特,只要一緊張肚子就會一陣陣的絞痛,恨不得立馬沖進廁所。到醫院做了胃鏡、腸鏡等檢查后,也并未發現有炎癥、潰瘍、息肉與腫瘤等疾玻這到底是什么奇怪的毛病?醫生介紹說:這種現象是“腸易激綜合征”。
它竟然跟情緒有直接關系
什么是“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功能性腸胃疾病,在中國,約有10%-15%的人患有此玻患者會反復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腹脹、腹瀉等癥狀,進餐后癥狀會加重,排便后緩解。目前,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不太明確。它可能與飲食因素、內臟高敏感性、胃腸道動力異常、腸道感染與炎癥、心理社會因素等相關。
腸道動力異常和內臟高敏感性是腸易激綜合征發生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的主要發病機制。
從癥狀類型來看,分為便秘型和腹瀉型
1、便秘型患者每周排便次數不超過3次,排便費力,有排不干凈的感覺。
2、腹瀉型患者:每天排便次數超過3次,呈糊狀或水樣便,或伴有黏液便。
患者也可能出現腹瀉和便秘交替發作,但檢查顯示無異常。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大多伴有情緒障礙,如焦慮或抑郁等。
情緒和飲食的雙重影響
易激可以從字面上理解成為容易激動。腸易激綜合征主要因為腸道動力異常和內臟高敏感性所致。因此心理因素對胃腸道功能也有顯著影響,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都可能引發腸易激綜合征。有調查顯示,超過60%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伴有情緒障礙,如軀體性焦慮或抑郁等。
另外就是飲食方面了,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品和奶制品等不當飲食會成為腸易激綜合征發生的誘因,誘發或加重腸易激綜合征。
預防措施
建議“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用解痙劑緩解相應癥狀、以及止瀉劑或導瀉劑對應改善腹瀉或便秘的癥狀。亦可通過益生菌調整腸道有益菌群,以減輕腹部不適癥狀。對上述治療無效且伴有明顯精神癥狀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抑郁藥。放松的心態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治療的首要條件。
1、粗纖維果蔬
腹瀉為主要癥狀的患者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少吃些粗纖維蔬果。
2、纖維素
便秘為主要癥狀的患者可以多吃些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增加大便容積,減輕便秘癥狀。
3、改善心態
改變生活和工作狀態,癥狀便會有明顯改善。
4、生活方式的調整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避免攝入過量的脂肪和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精等。盡量少吃產氣的食品,如奶制品、大豆等。
以上就是今天360常識網為大家講解的有關腸易激綜合征的有關內容,腸易激綜合征首要的應對措施就是及時就醫,了解自身疾病的誘發因素、發病機制和當前病情發展程度,在醫生指導下對癥治療,調整飲食結構,改善情緒狀態,才能實現逐漸康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