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管狹窄癥的臨床表現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頸椎對于人體的重要作用吧,如果我們的頸椎出現了問題,不但會導致我們出現疼痛的感覺而且還可能影響到頭部的供血,所以大家在平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頸椎,頸椎容易出現的一種病癥就是頸椎管狹窄癥,頸椎管狹窄癥不僅會導致我們感覺出現障礙而且還會導致我們在運動和大小便上出現障礙。
1.感覺障礙
主要表現為四肢麻木、過敏或疼痛。大多數患者具有上述癥狀,且為始發癥狀。主要是脊髓丘腦束及其他感覺神經纖維束受累所致。四肢可同時發病,也可以一側肢體先出現癥狀,但大多數患者感覺障礙先從上肢開始,尤以手臂部多發。軀干部癥狀有第二肋或第四肋以下感覺障礙,胸、腹或骨盆區發緊,謂之“束帶感”,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
2.運動障礙
多在感覺障礙之后出現,表現為錐體束征,為四肢無力、僵硬不靈活。大多數從下肢無力、沉重、腳落地似踩棉花感開始,重者站立行走不穩,易跪地,需扶墻或雙拐行走,隨著癥狀的逐漸加重出現四肢癱瘓。
3.大小便障礙
一般出現較晚。早期為大小便無力,以尿頻、尿急及便秘多見,晚期可出現尿潴留、大小便失禁。
4.體征
頸部癥狀不多,頸椎活動受限不明顯,頸棘突或其旁肌肉可有輕壓痛。軀干及四肢常有感覺障礙,但不很規則,軀干可以兩側不在一個平面,也可能有一段區域的感覺減退,而腰以下正常。淺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睪反射多減弱或消失。深感覺如位置覺、振動覺仍存在。肛門反射常存在,腱反射多明顯活躍或亢進,Hoffmann征單側或雙側陽性,這是頸6以上脊髓受壓的重要體征。下肢肌肉痙攣側可出現Babinski征陽性,髕、踝陣攣陽性。四肢肌肉萎縮、肌力減退,肌張力增高。肌萎縮出現較早、且范圍較廣泛,尤其是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的患者,因病變基礎為多節段之故,因而頸脊髓一旦受累,往往為多節段。但其平面一般不會超過椎管狹窄最高節段的神經支配區。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們介紹了頸椎對于人體的重要性,我們的頸椎一旦出現了問題將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嚴重的傷害,頸椎管狹窄癥是頸椎疾病的一種,上文為我們介紹了頸椎管狹窄癥的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