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是什么造成的 我們該如何預防
所謂心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心悸,是由于人們主觀感覺上對心臟跳動的一種不適感覺。心跳一旦失去固有的規律,人就會不舒服,也就是常說的"心慌"。它可以是疾病的征兆,也可能是正常生理反應。
心慌是什么造成的 我們該如何預防
一、心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心慌的原因包括: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律不齊等。常見的是心動過速,其中又以竇性心動過速為最。如果老年人心率過快,易引起心絞痛發作;對于一般人,時間長了可引起心功能減退。常見的竇性心動過速原因有以下一方面:
發燒
可引起心跳加快。大約體溫每升高l℃,心率將增加10次。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常伴有易出汗、失眠、情緒不穩定、血壓增高等。
貧血
長期貧血者往往由于紅細胞及血色素含量降低、機體攜氧不足,引起心悸。
驚嚇、恐懼、情緒激動
機體受到突如其來的外界刺激,可出現心慌。
缺氧
體內缺氧,如身處高原,空氣稀薄,氧含量低,或患慢性肺部疾病,心臟會出現代償性反應,引起心跳加速。
運動
特別是激烈的運動,可產生心動過速,但運動后經休息可迅速恢復,不屬病態,無需治療。
心肌炎
常在感冒或者腹瀉后兩周左右出現心慌(為心肌炎的重要表現之一),這是病毒或機體免疫反應引起的心肌病變。
甲亢
此為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從而引起機體代謝旺盛所致。而心動過速是甲亢的常見癥狀之一,因此病人要引起注意。
血容量不足
由于各種原因,如失水、失血、休克,必須要針對原發病采取有效的治療。另外,補充體液、輸血、提高血壓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急救措施。
二、心慌如何預防
1、要注意規律生活
對于心率失常的患者而言,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盡量避免熬夜,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要適當的進行鍛煉,避免過度勞累,要戒煙戒酒,少喝濃咖啡、濃茶,飲食要注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暴飲暴食。
2、要堅持科學用藥
對于心慌的病人來說,服用藥物進行疾病的治療是其中重要的環節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心慌患者服用藥物一定要在大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不能自行更改劑量,不能自行更換藥物,要知道,自行服用藥物,往往會引發嚴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會導致心率失常患者出現生命危險,因此,必須要按照大夫的醫囑服藥,并要注意觀察用藥之后的不良反應。
3、要保持樂觀心態
心慌患者要正確對待自身的疾患,要心胸開闊,心態平和,保持穩定的情緒,不能因為患了心率失常而整天坐臥不安,要放松心情,避免情緒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不要過度緊張,一旦精神過于緊張,往往會誘發心慌。
4、要盡量避免誘因
要更好的預防心率失常的反復發作,避免誘因是根本,對于情緒易激動的患者,家人要注意避免惹其生氣、上火;對于因各種疾病引發的心慌,要注意及時的進行疾病的治療;對于因服用藥物不當引發心慌的,要注意科學合理服用藥物;對于因生活不規律、過度勞累引發的心慌,要注意保持規律的生活。
三、心慌癥狀需做哪些檢查
心慌與氣急很相似,呼吸急促,上氣不接下氣,多由缺氧、情緒緊張等引起氣急。而健康的正常人緊張時也會有心慌癥狀。
發現心慌時,應做胸部x線、心電圖、心臟超聲或心肌酶等檢查,先排除心肺等病理性與器質性的病變,如檢查未發現異常者,則不必太擔心,多為神經功能性癥狀。
心慌是許多疾病的一個共同表現,其中有一部分心悸的患者并無器質性病變,因而病史對于心慌的診斷尤為重要。
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心慌的原因有哪些了吧,從而對于心慌的預防是不是也都有所了解了呢?在現實社會的狀況下,有很多人顧不及自身身體的調理,但是也要注意到日常生活的健康態度和檢查,希望360常識網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