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太用力竟毀了男人這功能
每個人從小的時候開始就被老師和家長灌輸要養成良好習慣的理念,無論是飯前刷牙飯后漱口還是勤洗手勤洗澡都的確是非常有必要的衛生措施。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健康生活的基礎,如果無法保證這點,那么想要擁有健康無疑是紙上談兵。
刷牙洗臉之類的習慣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想必絕大部分人都已經保持了許多年,但是生活中有一個習慣非常重要卻很容易被人們忽略,其實它就是如廁的習慣。
衛生間是每個家庭中都有的配套設施,排便也是每個人幾乎每天都要做的事,可以說如廁習慣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但是很多朋友卻并不知道正確的如廁方式是什么,很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自己不太健康的如廁習慣,雖然自己感覺沒什么,但時間長了就有可能對身體健康產生威脅。
1、排便太過用力
很多朋友在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急急忙忙的,基本上都是等到便意比較強烈時才去進入衛生間,而且為了早結束,往往會用力的排便,殊不知這確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
排便其實主要是依靠膈肌和腹壁肌的收縮來進行的,如果排便時過于用力,那么就會使這兩處肌肉產生強烈的收縮,從而導致腹部的壓力上升,身體耗氧量的增加。如果不及時停止這種危險行為,那么甚至可能會產生腦溢血、心絞痛以及心肌梗塞等突然疾病,一旦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失去生命也不是一句玩笑話。
此外,用力排便會使肛管產生擴張,很容易讓肛門周圍的毛細血管破裂,進而在排便時出現流血、便秘等情況。所以在如廁的時候千萬不要太用力,特別是那些年紀比較大的朋友和身體比較差的人更要注意。
2、如廁時間過久
十幾年前手機和電腦還沒有普及,就連電視機都還是黑白的,那時候人們上廁所的時間很短,最多十分鐘就解決了生理問題。但是現在的人們動不動就在衛生間里蹲上幾十分鐘,如果再拿上個手機,那時間就要更長了。
研究表明,一次正常的排便需要各個器官的共同努力。人在排便的時候平均每平方厘米的腸道內壁要承受大約十幾公斤左右的壓力。如果上如廁的時間太長,那么無疑會給身體帶來不小的傷害,而且還有可能導致血液循環的不暢通,從而出現身體發麻的現象。
如何正確如廁
1、姿勢要正確
不正確的如廁姿勢無疑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很大的壓力,很多人在排便時也不講究什么方式,只管使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其實這是不對的。一般來說,我們在排便時需要將雙腿分開,并且保持和肩膀差不多寬的距離,然后兩只手最好握成拳頭放在雙腿之上,身體微微向前傾斜,這種姿勢最為節省體力。
2、適時排便
很多朋友平時的工作和生活都比較忙碌,可能無法及時的進行排便,一旦便意來了都會選擇憋上一會兒,這樣做會增加患痔瘡的風險。如果實在沒有時間,那么可以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就選擇去一趟衛生間,這樣就可以降低白天去衛生間的頻率。
3、仔細清潔
很多人在上完廁所之后只是簡單的用衛生紙擦了擦就了事,但是為了避免可能紙上存在的細菌感染皮膚,我們還是最好選擇質量比較好的衛生紙。另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便后用溫水對其進行清潔,將可能存在于皮膚表面的細菌都去除掉,這樣可以及時的將附著于其上的細菌都清除掉。
如廁時的注意事項
1、把握時間
很多朋友上廁所的時候一開始并不著急,發發呆看看報紙時間不知不覺就過了許久,一旦被親友或者領導催促了就會迅速的解決戰斗,然而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動作。因為在上廁所的時候人們會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血液的循環也會受到影響。并且上廁所的時間越長,那么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就越大。
如果時間沒有把握好,那么很容易因為其它的一些事情而導致無法及時的完成排便,從而讓毒素繼續停留在人的體內,并對人的內臟器官造成不小的傷害。
2、當心滑倒
在很多家庭中,衛生間往往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因為正常生活的使用需要,所以其地面常常會被淋濕。而且衛生間的環境又比較狹小,水汽不易發散,所以經常會產生摔倒的危險。
如廁的時候又是一個人警惕性非常放松的時刻,如果稍有不慎就很容易會被濕滑的地面絆倒,輕則皮膚淤青被劃傷,重則有可能導致生命危險。所以對于有條件的朋友來說,衛生間一定要做到干濕分離,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的起到避免身體受到意外傷害的效果。
結語:以上就是給大家帶來的關于不正確的如廁習慣以及如何養成科學如廁的方法的介紹。這些知識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在生活中卻非常使用。因為它關乎著每個人的生理健康,雖然現代有了手機等娛樂的工具,但是我們也應該分清楚場合,既然是上衛生間解決個人生理問題,就不要讓其它事物分散了注意力,從而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產生無法預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