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會加重濕氣 看你中招了沒有
我們經常會聽中醫說到濕氣,然而濕氣在我們體內,我們并沒有直觀的概念。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對自己身體狀況的觀察,來大致測評一下濕氣聚集的程度。濕氣重的人,身體會有一些不適,這些不適可提醒我們:該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了。
濕氣重的表現
濕氣重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呢?可根據以下的癥狀判斷一下自己是否有這方面的困擾。
1、舌苔厚
刷牙之前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舌苔,紅色的舌頭上有一層白色,就是舌苔。如果舌苔不濕滑也不干燥、只是薄薄的一層,就說明體內濕氣不重。如果舌苔很厚,甚至發黃,看起來很濕滑,就說明濕氣較重了。
2、大便稀
濕氣重的人,大便都不易成型。平時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大事”,是不是沖馬桶的時候很容易沖下去,或者用紙的時候,是不是總是用很多紙才行。雖然說起來有點惡心,但這卻是判斷濕氣重不重的一個重要指標。
3、刷牙時惡心
刷牙時總覺得嗓子里有東西,即使有痰,也不是很多,就是老覺得不清爽。這也是體內濕氣重的表現。
4、小腿肚酸
每天起床,剛站起來的時候,老覺得小腿肚發酸,走起路來有些發沉。當然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可能有的人平時并不在意。其實,這也是體內濕氣重的一個典型癥狀。
5、懶得動
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每天看著別人生龍活虎的,覺得累得慌。明知道自己應該站起來,跑一跑、跳一跳,可就是不想動。能躺著就不想坐著,能坐著就不想站著,完全跟健康常識背道而馳。可也真的不是故意的,就好像身體發沉,固定在那兒就懶得動了。
如果濕氣太重,就會出現四肢無力、頭痛、無精打采、不想吃飯、消化不食、腸胃炎癥等更嚴重的癥狀。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體內濕氣重呢?知道原因才能避免。
濕氣重的原因
1、貪涼
夏天的時候,除了空調病,過分貪涼也是生病的一個重要原因。炎熱的夏季,本是酣暢流汗的季節,可是很多人選擇吹空調、吃冷飲,大量汗液排不出去,濕氣被包裹在體內不斷淤積,久而久之,濕邪傷了脾胃,損耗了陽氣,身體越來越差。
2、潮濕
不要總是讓自己處于潮濕的環境中。假如你生活在南方,那里四季都是多雨季,出門一定要用雨具,不要覺得雨不大,就冒著雨外出,時間久了,濕氣也會內侵。還有陰雨天的衣服不容易干,就算買個烘干器、取暖器之類的,也要把衣服烘干再穿,不要穿沒有干透的衣服。地上濕氣很大,不要輕易地打地鋪,不管什么季節,都應睡在床上。
3、喝水太多
喝水自然是有益健康的,但也不能沒有節制地喝。有人嚴格恪守“一天八杯水”的準則,即使自己喝得也很勉強。其實,每個人對水分的需求是不一樣的,蔬菜水果里也都含有水分,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去喝水。如果喝水過多,不僅會造成腎臟負擔,還會使得體內水分太多,而造成濕氣過重。
4、不良生活習慣
熬夜、運動太少、喜吃生冷食物、赤腳走地板等不良生活習慣,會使內分泌失調、脾胃功能受阻、新陳代謝減慢。新陳代謝慢了,水分代謝也就跟著慢了。因此,不良的生活習慣最終會導致體內多余的水分沒有被及時地代謝出去,從而造成濕氣重。
5、食物太油膩
食物油膩,會造成腸胃負擔,并且不易消化,引起便秘。這都會使機體的內部循環減慢,油膩太多,水分循環不暢通,加上便秘,濕氣不能及時排泄,造成濕邪聚集。
6、不愛運動
濕氣重的人都不愛運動,越是這樣就越是應該逼著自己運動起來。因為運動可以出汗,使濕氣得到釋放,還能生陽氣,抵擋外邪,增強體質。
這些都是引起體內濕氣重的因素,檢查一下自己平時有沒有這些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如果有,就一定要注意了。
結語:體內濕氣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然而在中醫里,又是非常實在的,因為它會直接地危害我們的健康,使我們失去應有的活力。平時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表現,有沒有出現濕氣重的癥狀,然后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有沒有讓濕邪入侵的機會。通過對照,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將濕邪抵擋在外,再無入侵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