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類藥物變質的識別
目錄:
第一章:變質藥物的識別
第二章:治感冒需對癥
第三章:易致失眠的常見藥物
很多的時候,一些藥品商會把藥物回收,并且改變其生產日期,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買到的是過期的藥品的話,可能對我們的傷害就很大了。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藥品過期如何讓識別吧!
變質藥物的識別
藥品只有在規定的貯藏條件下保存才會在有效期內不易失效,但家庭保存藥品的條件有限,難免會受到光線、空氣、溫度、水分、微生物等的影響與破壞而發生變化,導致藥品質量下降或變質失效,使用這樣的藥品會造成不良后果。那么如何識別藥箱中變化失效的藥品呢?
一般來講,對于家庭藥箱中的藥品,可通過對藥品外觀性狀的觀察及通過五官判斷來確定是否發生了變化。出現下列情況時,可確定藥品已經變質,不能再用。
1.注射劑
檢查瓶子是否有裂縫,藥液是否澄明、有無變色等。有明顯渾濁、出現沉淀和霉團、顏色改變者不可使用,而析出結晶的注射劑有的可加溫后繼續使用,有的則不能使用。
2.片劑
外觀應完整光清、色澤均勻,若有受潮、粘連、膨脹、變形、裂片、變色、斑點.霉變等均不可使用,如酵母片發霉,維生素C氧化變色,阿司匹林片遇潮后產生醋酸味,舒筋活帆片吸潮后變棕褐色及藥片松散、粘連,等等。
3.膠囊劑
應整潔,不得有黏結、變形或破裂現象,并應無臭,若有吸潮發黏、裂縫時不可使用。
4.丸劑
應大小均勻,色澤一致,有變色、發干、霉變生蟲、異味等,則不能再使用。
5.顆粒劑
應干燥,粒徑應均一,色澤一致,若有吸潮、軟化、結塊、潮解等現象,則不可使用。
6.溶液劑
比如口服液、酊劑、浸膏劑、糖漿劑、外用溶液劑、混懸劑等,如果有酸敗,異臭、產生氣體、變色時不可使用,有沉淀時,應視具體劑型和品種情況(如參考說明書)決定能否使用。
7、散劑
應干燥、松散、混合均勻、色澤一致,如有結塊、發霉、變色,則不能使用。
8.滴眼劑
如果發現存放的淌眼劑有變色、絮狀物產生,則不可再用。
9.軟膏劑
應無酸敗、異臭、變色、變硬及油水分離等變質現象,如果有酸敗、異臭、油層或結晶析出,則不能使用。
10.膜劑
外觀應完整光潔,厚度一致,色澤均勻,無明顯氣泡;多劑量的膜劑,分格壓痕均勻清晰,并能按壓痕撕開。若有受潮、發霉,則不可使用。
夏季多雨,南方潮濕,應注意檢查藥品吸水后的質變,如干酵母片、維生索B1片、阿司匹林、乳酶生、胃蛋白酶、匍萄糖酸鈣等。這些藥潮解后,可出現崩解、溶化、粘連等現象。北方的冬季較為干燥,故應注意檢查藥品風化產生質變,如奎尼丁、硫酸奎寧、碳酸鈉、硫酸鎂等。
治感冒需對癥
許多人感冒后的第一反應,是憑經驗自行購藥服用,雖然有時這樣做的確可以縮短病程、減輕癥狀,但也會帶來一些問題。首先,部分感冒可以自行痊愈,無需用藥;其次,用藥也要有所講究,做到分期用藥。
感冒早期抗過敏為主 一般為起病前兩天,患者在此期大多有程度不同的過敏癥狀,如打噴嚏、鼻塞、鼻流清涕、咽瘁、鼻咽部不適、身冷、輕度惡寒或惡風。此期治療原則重點是抗過敏,選藥以舍有抗過敏成分的感冒藥為主。
發作期解熱鎮痛為主 即起病后2-4天,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惡寒、體溫升高、咽痛、頭痛、全身關節或肌肉酸痛、輕度咳嗽、咯白痰等。此時應及時改服解熱鎮痛類感冒藥,或加服病毒藥物和抗感冒的中成藥,必要時配止咳化痰藥。
感冒后期使用抗生素 若發作期癥狀不能控制,則易發生上呼吸道炎癥,如咽炎、喉炎、扁桃體炎及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即進入感冒后期。此期除對癥治療外,還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
對于只表現為鼻塞、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等的感冒患者,可以選用含有抗過敏和縮血管成分的感冒藥,如新康泰克等;單純的發熱頭痛而沒有其他癥狀的患者,可選用只有解熱鎮痛藥的單方制劑,如布洛芬、撲熱息痛等;在頭痛、發熱、全身不適癥狀基礎上還伴有鼻塞、打噴嚏、漉鼻涕等感冒癥狀的患者,可選擇含有解熱鎮痛成分、抗過敏成分、縮血管成分的感冒藥,如泰諾、白加黑、速效傷風膠囊等,小兒可選用臣功再欣(復方鋅布顆粒劑)等;如為病毒性感冒,則可選用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藥如感康片、快克、新康泰克膠囊、新速效感冒片或利巴韋林顆粒等。
易致失眠的常見藥物
降壓藥。正在服用降壓藥的患者如果經常失眠,不妨在藥物上找原因。降壓藥物若選得不合適或用量不當,可造成夜間低血壓,導致失眠。患者應主動和醫生說明自己有失眠問題,由醫生決定是否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
糖皮質激素
長期大劑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機體的興奮性增高,從而導致失眠。
利尿劑
使用后可使排尿次數增多,若睡前服用,常因小便增多而影響睡眠,因此利尿藥宜在白天服用。同時,利尿藥可引起電解質紊亂,如排鉀利尿藥(氫氯噻嗪)會引起體內缺鉀,可誘發心血管節律性障礙,也會導致失眠。
平喘藥
麻黃堿、茶堿等因具有中樞興奮作用,可興奮大腦皮層和皮層下中樞,有些患者服用后會發生激動不安、失眠等。劑量過大還可發生譫妄、驚厥等。這類藥物在晚間服用時,宜加服一些鎮靜催眠藥以防失眠。
抗抑郁藥
常用的抗抑郁藥丙咪嗪、氯米帕明、氟西汀、帕羅西汀等均可引起失眠。
抗生素
大部分抗生素對胃腸道都會有刺激,服用后易出現泛酸、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最好不要空腹服用。若在晚飯前或晚上入睡前服用,可因產生惡心、上腹不適而影響睡眠。此外,喹諾酮類抗生素還有較強的中樞反應,服用后可致頭痛、頭暈、睡眠不良,應避免睡前服用。
結語:當然有很多時候,家里也會備一些常用藥,時間長了,大家也許不記得,它是不是過期了。最好還是不要用的好啊!(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家庭醫藥》,刊號:2012.03,2012年2月號上旬刊,作者:鄔鸞,馬亞平,曾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