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出現傷亡 如何自救避開電梯意外
北京地鐵自動扶梯傷亡事件再一次向人類敲醒警鐘,生活處處有危機,自救和互救的能力非常重要。面對天天都需要乘坐的電梯,我們不該躲避,而應該學習更多備用安全知識,在危機前將傷害最小化,小編和你一起學習電梯自救常識。
北京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A出口上行自動扶梯發生故障,致29名乘客受傷,1人死亡。突如其來的慘劇仿佛是上演真實版的《死神來了》。使電梯安全問題再一次引起人們的重視。面對危機時,自救與互救的小常識就可能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一些好的乘梯習慣也可能將傷害減到最少。
扶梯發生故障后:首先應護住腦頸和胸腔腹腔
1、每臺扶梯的上部、下部和中部都各有一個緊停按鈕,一旦發生扶梯意外,靠近按鈕的乘客應第一時間按下按鈕,扶梯就會自動停下,這能有效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2、兩手十指交叉相扣、護住后腦和頸部,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因為滑倒或從高處跌落時,如果頸部受到強烈的撞擊,是很危險的。因為頸椎中有脊髓通過,如果頸部神經受損,輕者造成癱瘓,重者危及生命。
3、不慎倒地時,雙膝盡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臟器,側躺在地。
4、當發現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5、盡量保護好老人、兒童。
6、盡量保持情緒穩定,因為人再意識到危險時,奔跑、逃生,是人類的本能。大多數都會因為恐懼而“慌不擇路”,這樣就可能引發擁擠甚至踩踏。
如何急救傷員:不要輕易移動傷員
1、為了安全起見,如無必要,不得移動傷病員。應使其處在最適合于其身體狀況或受傷情況的位置。不要讓他起身或走動。
2、要避免對傷病員進行不必要的外科處理及干擾。
3、設法用毛毯或被子蓋住傷病員,避免受凍。如果天氣寒冷或潮濕,要在傷病員身下墊些衣物或毛毯,并多蓋一些。
4、尋找病員的醫療卡片;要設法盡早通知傷病者的家屬。
乘扶梯時的注意事項:系緊鞋帶 留心裙角
扶手電梯梯級踏板邊緣一般都設有黃色安全警示邊框。乘客踏入自動扶梯時,要注意雙腳離開梯級邊緣,站在梯級踏板黃色安全警示邊框內,勿踩在兩個梯級的交界處,并要扶住扶手,這是最基本的安全要求。同時,還要謹記“三要”“兩不要”。
“三要”
搭乘前,要系緊鞋帶,留心松散、拖曳的服飾(例如長裙、禮服等),以防被梯級邊緣、梳齒板、圍裙板或內蓋板掛拽;若因故障扶手帶與梯級運行不同步時,要注意隨時調整手的位置;離開時,要順梯級運動之勢抬腳迅速邁出,跨過梳齒板落腳于前沿板上,以防被絆倒或鞋子被夾住。
“兩不要”
搭乘時,不要將鞋子或衣物觸及扶梯玻璃或縫隙處,避免梯級運動時因掛拽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離開時,不要在扶梯或人行道出口處逗留,以免影響其他乘客和避免造成擠推。
為何會發生意外
因為電梯是機電一體化的復雜產品,結構原理、控制運行技術含量都較高,尤其運行頻率高是發生故障的一大原因。北京很多人口密度高的小區,一部電梯一天的運行頻率往往達到了1000次以上,如果維修、保養跟不上,事故難以避免。
電梯潛藏的危機 何種電梯不能乘
電梯常發生這樣的問題:困人(主要因停電、設備出故障所致);轎廂與平臺錯位;沖頂(電梯不停,直上直下不聽控制);溜車(沒有選層便啟動);開門走梯(電梯門開啟時突然啟動,最危險的現象)。
使用人能感覺到的隱患有:電梯速度與平時顯然不一樣,要么過快、要么過慢;轎廂內有明顯的撞擊聲或者聲響異常;聞到焦糊味或轎廂內有明顯煙感;手摸廂壁,有麻電現象……遇到這類現象,應該迅速下梯并及時通知維修部門進行處理。
一旦電梯出現下墜,你可以:
第一、如果電梯里有手把,一手緊握手把。
第二、整個背部跟頭部緊貼電梯內墻,呈一直線。
第三、膝蓋呈彎曲姿勢。
說明∶
因為電梯下墜時,你不會知道它會何時著地,且著地時很可能會全身骨折而死;
所以第一是為了要固定你人所在的位子,以致于你不會因 為重心不穩而摔傷。
第二點是為了要運用電梯墻壁做為脊椎的防護。
而第三點是最重要的。因為韌帶是唯一人體富含彈性的一個組織,所以借用膝蓋彎曲來承受重擊壓力,比骨頭來承受壓力來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