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IN詞:路怒癥 是什么意思
■ 路怒癥名詞解釋
路怒癥,顧名思義就是帶著憤怒去開車。指汽車或其他機動車的駕駛人員有攻擊性或憤怒的行為。此類行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勢、言語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脅安全的方式駕駛車輛,或實施威脅。
這個說法源于上個世紀80年代,產生于美國。“路怒”(roadrage)一詞被收入新版牛津詞語大辭典,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況下開車壓力與挫折所導致的憤怒情緒,發作者會襲擊他人的汽車,有時無辜的同車乘客也會遭殃。醫學界把“路怒癥”歸類為陣發型暴怒障礙,指多重的怒火爆發出來,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路怒癥發作的人經常會口出威脅、動粗甚至毀損他人財物,也就是攻擊性駕駛。研究表明,相當多的司機都有這些癥狀,但并非每個那么做的人都明白自己這是一個病態。
■ 導語
路怒癥典型癥狀
原因分析或與生活壓力過大有關
“路怒癥”是一種精神障礙
如何緩解“路怒癥”?
專家支招:遭遇路怒的減壓法
測測你有“路怒癥”嗎?
■ 路怒癥典型癥狀
癥狀一:開車“罵人”成常態。
癥狀二:駕車情緒容易失控,一點堵車或碰擦就有動手沖動。
癥狀三:喜歡跟人“頂牛”。
癥狀四:開車時和不開車時脾氣、情緒像兩個人。
■ 原因分析或與生活壓力過大有關
對于“路怒癥”產生的原因,網友眾說紛紜,網友“吉法師G”認為“路怒癥”是生活壓力太大的表現;網友“肥貓拉拉”則認為“路怒癥”事出有因:“一些新手開起車來讓人很郁悶,該開快的地方不開快,跟在車后的那些老司機就顯得比較急躁”。
通常這類“馬路憤怒者”開車時有5種幼稚心態,易產生攻擊性駕駛。
1、即使完全沒有必要趕時間,司機仍會給自己設定一個預期時間,規定自己在多少時間內到達目的地;
2、喜歡在馬路上和其他司機競爭,超過對方就高興,被對方超過就懊惱;
3、如果旁邊的汽車打方向燈想變換車道,本能反應是加速跟上去,不讓他超車;
4、看到別的司機錯誤或不守規矩的動作,盡管一點都沒妨礙自己,但嫌惡的情緒仍會油然而生;
5、覺得別人侮辱了自己,會產生報復心態,并很難克制住這種心態。
各方觀點
觀點一:壓力過大引發路怒癥
“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較,成都的交通堵塞簡直算不了什么。”不少網友在網上留言表示,患上城市路怒癥,不是堵車惹的禍,而當今社會的巨大壓力才是惹禍的“真兇”!網友“wandex”認為交通堵塞是一個問題,但不是根本問題。他在留言中聲稱是工作、生活、失業等壓力,破壞了人們的好心情。網友“800727”、“川西野人”也跟帖表示贊成。“川西野人”留言說,他是一個上班族,明顯感覺到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工作壓力加劇,所以人的心靈就越來越敏感,可能一個小摩擦就會引起內心壓力的爆發,這個可能是現在社會上的人存在的共同問題。
觀點二:不文明駕駛引發路怒癥
網友“我是一條魚”表示,國內大部分司機都有路怒癥狀,究其原因,是因為他人的不文明駕駛,觸及到了自己的一些利益,所以自己才產生了一種比較浮躁、比較焦急或者是憤怒的一種情緒。對“我是一條魚”的觀點,網友“心情天空”十分贊成,他認為目前國內整體駕駛的現狀,包括司機的狀態、整體的社會素質以及交通法規的執行問題,使很多人產生路怒是由于他人的原因,而并非因為自己,這就導致了很多人把自己的一些情緒爆發出來,實際上這種誘因也說明,包括他自己可能也會在駕駛過程中,引發別人這種情緒的爆發。
觀點三:缺乏安全感引發路怒癥
網友“CD520”則認為,缺乏安全感也會導致路怒癥。“因為汽車在馬路上行駛本身速度很快,行駛過程中某些不規范操作,確實不光威脅到自己的安全和對方的安全,對周邊無辜的車和行人也存在安全隱患。”他猜測可能正是由于其他司機和行人感到了來自外界的威脅,情緒才會變得無比憤怒。為此,他建議,司機在上車之前還是要想想自己的目的,是要平安、盡快的到達,而不是被其他的因素干擾。
觀點四:隔離感引發路怒癥
網友“來去一陣風”留言說他是一名心理醫生,他解釋說對開車族來講,在連續較長時間的駕駛后,司機往往處于精神緊張、情緒壓抑的狀態,一旦遇到紅燈、堵塞或與其他車輛發生爭執,被壓抑的情緒便爆發出來,罵人、動粗,粗魯程度讓人意外。“來去一陣風”認為,坐在車里時,人容易有隔離感。坐在駕駛員位置的人,把握方向盤,決定方向和速度,這讓他有控制感,但如果此時有其他人試圖影響控制他時,便會激起他憤怒的反應。因此,特別是非新手的駕駛員在順暢的路段開車時,加油、換擋、打燈的過程中大腦是處于潛意識狀態,而突發情況例如有車突然插隊、紅燈突然亮起時,意識再度出現,控制大腦做出相應舉動。同時由于都市街道中情況太復雜,司機不得不集中所有注意力去應付路面情況,于是,焦慮和憤怒的情緒便隨時站在了你身后等待時機襲擊你。
■ “路怒癥”是一種精神障礙
據心理專家介紹,從診治的病例來看,手握方向盤,脾氣便火爆等心理問題已相當嚴重,只是人們還沒有認識到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沒有當成病癥來看待。目前駕駛者心理問題的發生幾率較高,大半司機都發生過和其他司機斗氣的現象,特別是一些私家車主,對行駛路上影響自己駕駛的其他車輛或行人,有三分之一的駕駛員都曾怒發沖冠,采取追車、堵車、別車、罵人等行為給對方以“顏色”。
據了解,在我國《精神障礙診斷標準》中,沒有“路怒癥”這樣的病情定位,但其臨床癥狀卻是很多人曾親眼目睹的。目前國外已把司機的各類多發性心理疾病歸結為“路怒癥”或“陣發性暴怒障礙癥”,并定性為精神障礙的一種分類。它主要是一種沖動控制的障礙,常發生在男性身上,男女發生比率約4:1?;颊咦畲蟮奶卣骶褪瞧匠€性溫和,不喜歡跟人爭辯或沖突,可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境刺激下,例如行車過程中遇到突發事件,會突然暴跳如雷,口出穢言,甚至主動攻擊他人。對于這樣的情況,一般人認為他只是一時脾氣不好,其實這樣的失控行為,就是心理出現障礙的典型表現。
一些平常性情溫和的人為什么會開起車來就變得暴躁起來了呢?心理專家介紹,汽車司機開車的時候,由于精神處于高度緊張和集中,整個身體呈疲勞狀態。這樣,無論從潛意識的心理壓力還是生理上都不是很舒服,于是有些適應力較弱的人就會出現性情上的變化。據交警部門的一份交通事故原因調查顯示,在各類交通事故中,有四成是因為司機存在著各類心理問題癥狀才誘發的交通事故。
■ 如何緩解“路怒癥”?
開車是需專心致志的事情。車主只要注意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那么就可以有效避免因為壞情緒而導致的危險。
建議一:避免不良情緒干擾
上車前,如果[3]情緒不好,就要學會為自己減壓。因為如果開車時脾氣火爆或者沮喪,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車主的駕駛效果。尤其是在天氣炎熱的時候,車主可以適當多吃綠色蔬菜,喝點檸檬汁和含維生素B的飲料來調節情緒。
建議二:開車別在路上爭吵
有些朋友脾氣火爆,遇到搶道、追尾、碰撞等事故,就會發怒火冒三丈,產生所謂“路怒癥”。其實在路上和別人爭吵,不僅不能有效解決問題,也會讓雙方的不好情緒加深。這種時候冷靜處理,反而更有利于事情的解決。
建議三:出門前準備周全
行駛了一段路程才發現自己忘記一些物品,由此心中會念叨著,無形中也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精神不集中。
其實車主在每次出發前,給自己一兩分鐘“緩一緩”,想想是否帶齊物品,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匆忙出門而導致的不安情緒。
另外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常與家人親友溝通等,也有利于排解郁憤、遏制負面暴躁情緒,緩解“路怒癥”。
■ 專家支招:遭遇路怒的減壓法
專家指出,開車上路減壓,避免壞情緒伴隨的方式有很多種,各位駕駛員一旦覺得心煩氣躁,不妨嘗試以下做法:
1、多幾次深呼吸;
2、試著與前行車輛保持一定車距;
3、開窗讓新鮮空氣進入車廂;
4、聽收音機或聽比較輕松的音樂;
5、將車停在路邊稍事休息;
6、有心事的時候可以先打個電話給好朋友傾訴一下,心情舒暢后再上路;
7、車上放一張家人幸福的小照片,不開心的時候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