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真的不能吃糖嗎
11月14日是中國糖尿病日,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壓力的增加,再加上氣候變化、睡眠質量等因素的影響,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除遺傳性糖尿病外,患者也有呈年輕化的趨勢,特別在一個長假背后便潛伏著糖尿病的發病危機。專家提醒,近幾日,氣溫逐步下降,冬季是糖尿病的高發季節。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保持生活規律、飲食有度,如果發病切勿諱疾忌醫,耽誤病情最佳治療時期。同時,適當“多糖”元素——膳食纖維。
適當運動提前預防是契機
東莞東華醫院內分泌科的榮秀花醫師告訴記者,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血糖過高而患病,而導致高血糖的因素很多,在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缺乏以及作用障礙使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時,血糖會升高。另外,感冒或流感等疾病、情緒的波動過大、攝入的糖分過多、運動量不足和生活飲食不規律等等都可能導致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每到寒冷的冬季則會病情加重,而到氣候溫暖的春夏之時則病情好轉,其原因是由于冬季氣溫低,人們的室外運動相對減少,進食品種單調,進食量相對增多,導致血糖一時難以控制而誘發并發癥。
因此,容醫師提醒,冬季人們要注意適當增加室外運動,盡可能預防,不要到得病時才知道后悔莫及。
患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
容醫師告訴記者,目前糖尿病患者發病率越來越高,原來接診的患者大都為中老年人,現在的年輕病人也越來越多,“記得有一個患者才20多歲,并不是遺傳性糖尿病。她長期生活在高壓中,飲食、生活方面都不規律,這種種因素也是導致病人年輕化的誘因。”容醫師說。
為此,容醫師建議,人們平時生活要規律,適當放松。而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克制,不要吃得太豐盛;切忌大量飲酒或空腹喝酒,白酒不能喝,紅酒只能喝少量干紅,不可喝葡萄酒;少吃牛肉羊肉;在藥物方面,要堅持服藥和注射胰島素,切忌擅自停藥,更不要覺得血糖暫時穩定就可以擱置用藥。
容醫師特別強調,如果患者感覺到身體有不適的情況,包括:吃不下東西、惡心、嘔吐等等,都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不要諱疾忌醫,以為自己休息一下就會沒事,而耽誤病情最佳的治療時間。
避免吃“糖”誤區
很多人都認為有糖尿病就不能吃糖,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思想。
容醫師告訴記者,糖是人體的重要能量來源,糖尿病人也必須吸取糖分來補充能量。糖又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單糖主要指葡萄糖、果糖等;雙糖主要指蔗糖、乳糖等,而淀粉、膳食纖維等是多糖。一般外界所說的“糖”其實指的是白糖、紅糖、果汁、巧克力等一系列單糖,含有這些成分的食物糖尿病患應該少吃為妙,因為這些食物食入后吸收較快,使血糖升高明顯;而多糖食物糖尿病人就可以攝取,膳食纖維就是多糖,包括燕麥、蕎麥等,同時淀粉也可作為熱量的主要來源,多糖淀粉食用過后不會使血糖急劇增加,而且還有飽腹感,滿足人們對食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