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泡腳時間需多久
2017-06-16 13:37:5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一般在冬天的時候天氣會十分的寒冷,大家很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手腳出現冰涼的情況會直接影響自己平時的生活,會總是感覺到自己渾身十
一般在冬天的時候天氣會十分的寒冷,大家很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手腳出現冰涼的情況會直接影響自己平時的生活,會總是感覺到自己渾身十分的寒冷。其實出現手腳冰涼以后可以使用泡腳的方式來進行緩解。因為泡腳能很好地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那么在冬天的時候泡腳時間是需要多久呢?很多的朋友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
一到冬天,很多人喜歡在睡前用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做能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改善睡眠等。但醫師認為,泡腳時并不是水溫越高、時間越長越好,雙腳的血管過度擴張,容易引起身體其他部位供血不足。泡腳時水溫40℃左右比較合適,時間上15-20分鐘為宜。
醫師提醒大家,一些人泡腳時把腳泡得通紅,并以為水溫越高效果越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泡腳時水溫不宜太高,40℃左右即可。因為水溫太高,雙腳血管過度擴張后,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還會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干燥甚至皸裂。尤其是正在發育期的兒童,常用過熱的水泡腳,會使足底韌帶變形、松弛,不利于足弓發育,容易誘發扁平足。
同時,泡腳時間也不宜過長,以15-20分鐘為宜。泡腳時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心率也會加快,時間太長容易增加心臟負擔。體質虛弱者則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癥狀,應暫時停止泡腳。
建議大家在冬天泡腳的時間比夏天要稍微長一些,在泡腳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慢慢的等水涼,在泡腳的時候建議大家在水溫出現變涼的情況后再加入一些熱水。要以恒溫的方式來進行泡腳,這樣才對身體具有很好的健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