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中藥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一旦出現(xiàn)膽囊炎的病癥,會在很大程度上擾亂我們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關(guān)于膽囊炎的治療除了我們常見的手術(shù)西醫(yī)之外還有很多的中醫(yī)方法,那么到底有什么治療膽囊炎的中醫(yī)食療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一、玉米須茵陳飲: 玉米須、茵陳各30g。水煎代茶飲。
二、雞膽汁黃瓜飲:
1、配方:黃瓜100g,洗凈煎水100mI,新鮮雞膽1個,取汁沖服。
2、功效:黃瓜味苦性寒,能消炎菌;雞膽汁苦寒有清熱利膽、殺菌消炎之功效。此方對膽囊炎、膽石癥有很好療效。
3、宜忌:此方大寒,對素有虛寒證患者不宜。
三、冬瓜皮湯: 冬瓜皮60~90g。加水煎煮至爛熟成湯。日分2~3次服
四、黃瓜飲: 黃瓜100g,雞蛋清適量。先用水煮黃瓜,臨熟時去留汁,再入雞蛋清服之。
五、鯉魚赤小豆陳皮粥: 鯉魚一條,赤小豆120g,陳皮6g。將魚去及內(nèi)臟后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入豆、陳皮同煮,至爛熟成粥,去魚骨。不拘時食之。
六、金錢敗醬茵陳茶:
1、配方:金錢草、敗醬草、茵陳各30g,煎汁1000mI,加白糖適量溫服代茶。
2、功效:金錢草甘咸微寒,入肝、膽、腎、膀胱經(jīng),功能利膽排石,清熱解毒;敗醬草辛苦微寒,能清熱解毒化消炎,配茵陳消炎利膽。此茶有排石利膽消炎作用,經(jīng)臨床多次驗證,效果良好。
3、宜忌:須多服方見療效,慢性膽囊炎患者,可經(jīng)常用之。
七、消炎利膽茶:
1、配方:玉米須、蒲公英、茵陳各30g,加水 100mI,煎去渣,加白糖適量,溫服。 每日3次,每次250mI。
2、功效:玉米須甘平,能利尿利膽,清熱消炎;蒲公英甘苦性平,能健胃利膽,抗菌消炎;菌陳甘苦微寒,有張膽管利膽清熱及進(jìn)肝細(xì)胞再生作用。此茶對膽囊炎、膽結(jié)石發(fā)熱疼痛期,有顯著;療效。但必須大量飲用。
3、 宜忌:此方對急性黃型肝炎亦宜。
八、消石散:
1、配方:金粉20g,白礬粉15g,火粉30g,滑石粉60g,甘草粉10g,研細(xì),混合,每服10g,大麥粥汁送下,每日3次。
2、功效:金味辛苦性寒,入肝、膽、心、肺經(jīng),幸開苦降,芳香透達(dá),能行氣去,清心解,用治膽結(jié)石取其利膽之功;白礬酸寒入膽,能清膽經(jīng)之熱,有消化之功,對阻塞性黃有效;滑石甘寒,能利水清熱消炎;石幸苦咸,大溫,入三焦、胃與大腸,能破堅積,蕩宿,逐通,雖其性大溫,但能治療火之疾,即〈內(nèi)經(jīng)〉“火以發(fā)之”的用意,故與大隊寒藥為伍,可減其大溫;甘草、麥粥以調(diào)和其藥性,所以絕對安全。
3、宜忌:此對方因膽囊炎、膽石癥而發(fā)熱者甚有效。
事實上,除了我們上面介紹的這幾個方法外,還有很多其他的中醫(yī)食療方案,所以這告訴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如果大家出現(xiàn)了膽囊炎的癥狀,在接受常規(guī)手術(shù)治療之余,按照上述介紹的方法來制作健康美味的中醫(yī)食療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但同時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注意相關(guān)的食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