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落枕 小心可能演變成頸椎問題
有的人經常落枕,不管是換了幾個枕頭,還是變了幾種睡姿,脖子依然時不時地不舒服。這可能是最初的落枕沒好利索,導致反復發(fā)作,如果不加注意,最終還可能演變成頸椎問題。下面跟隨360常識網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落枕呢?落枕是一種常見病,在廣東也稱“訓捩頸”,一般表現為起床后感覺頸部,背部疼痛不適,脖子活動受限制,以一側為多,甚至累及肩部及胸背部。多數患者頸部肌肉有觸痛,嚴重者頭部不能活動。一般來說,通過中醫(yī)手法理筋、針灸、藥物、熱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但是,臨床部分患者反復出現“落枕”,這在醫(yī)學上稱之為“頸型頸椎病”。
落枕通常是由于睡眠時頸部姿勢欠妥,枕頭高度不當,致使頸部一側肌肉、關節(jié)和韌帶長時間受到過度牽拉,造成急性軟組織損傷,或睡眠中未注意保暖,使頸部一側的肌肉受風著涼,寒冷刺激引起局部肌肉痙攣性疼痛。一般來說,落枕是可以自愈的,一兩天疼痛會有明顯緩解。但是有些人覺得過了一兩天,脖子不那么疼了,就是落枕好了,繼續(xù)以不正確的姿勢工作和休息,使損傷的軟組織未能得到及時恢復,最終演變?yōu)槁該p傷。如果落枕后3天以上還沒有明顯好轉,那就需要引起重視,這可能是頸椎病的前兆;如果連續(xù)在一段時間內反復出現落枕,患頸椎病的可能性更大。
落枕的自我預防
1、改善生活習慣:
(1)選擇合適的枕頭;
(2)注意頸部保暖,勿貪涼快,使風扇或空調直接對著脖子;
(3)工作時間合理:低頭時間過長,易使肌肉疲勞,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適當休息,減少長時間低頭動作,且"低頭族"應每周鍛煉3-4次,每次15分鐘左右,可根據不同年齡愛好選擇慢跑、游泳、廣場舞、太極拳等不同鍛煉方法,一般堅持數月即可改善;
(4)平時洗澡、洗臉時,可用熱毛巾或熱水敷于頸部,改善頸部血液循環(huán);
(5)休息時,可以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fā)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2、頸部功能鍛煉:急性期應該以休息為主,緩解期可進行頸腰背肌肉的鍛煉,如飛燕式鍛煉,若頸部疼痛未見改善,應及時至醫(yī)院就診。
因此,落枕后要徹底治愈,掐滅頸椎病的苗頭。一旦落枕,可用熱毛巾敷患處;然后輕柔按摩疼痛部位;再貼上消炎止痛藥膏。落枕自愈至少一周,即使輔以熱敷和按摩,也需要3~5天的時間。頸椎區(qū)域水腫消失,脖子活動自如,來回轉動沒有酸痛感,肌肉松弛才是徹底好轉。即使落枕好了,也應經常做一些鍛煉頸椎的動作,增強頸部肌肉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wěn)定性,防止落枕反復發(fā)作。
具體做法如下:兩腳并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頭偏向左側然后擺正,再偏向右側、擺正,重復10次;頭向左轉、擺正,再向右轉、擺正,重復10次;點頭、擺正、后仰、擺正,重復10次;頭逆時針旋轉一周,再順時針旋轉一周,各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