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2癢2痛臟可能受損了 養肝牢記一二三讓肝好起來
熬夜、疲勞、飲食不規律、工作壓力大。白領們,你們的“肝”還傷的起嗎?越來越多的肝病患者都是熬出來的。那么如何才能讓你的肝臟保持健康呢?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飲食無規律、應酬多運動少,喜歡開Party過夜生活……職業白領越來越受到肝病的“青睞”。保衛肝臟要從改變這些習慣和毛病做起。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來看看。
身體出現“2癢2痛”,肝臟可能受損了!
皮膚瘙癢:當肝臟出現問題時,膽紅素代謝異常,很可能進一步刺激皮膚瘙癢,甚至會出現全身瘙癢不斷等情況。
眼睛干癢:如果眼睛發癢,還很怕光,一遇到比較強的光線就想流淚,要很久才能適應過來的話,也可能是肝臟出了問題。
肩痛:肝臟引起的肩痛,通常沒有明確的位置指向,一般會表現為反射痛或牽涉痛。
腹痛:肝臟正位于人的右上腹部,如果這個位置發生了疼痛感或者是腫脹,要抓緊就醫。
養護肝臟,牢記"一二三",讓肝臟一天天好起來
一:一杯茶
喝茶養生,自古就有,很多茶水都有獨特的功效,想要養護肝臟健康,也不妨多喝茶水。
二:二種菜
肝臟喜歡青色的食物,也就是綠色的食物,養肝護肝,要多吃綠葉蔬菜。
薺菜——
薺菜又名"護生菜",具有濟世護生的能力。
一些肝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現目赤、昏眩等癥狀,薺菜的作用正在肝臟,疏通肝膽經之郁熱,生發肝膽之氣,保護肝臟,降低血壓,還能健胃消食,治療痢疾、胃潰瘍、腸炎等疾病。
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能補充身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其中的維生素能夠滋陰平肝,疏肝養血,肝臟不太舒服的人,可以常吃些菠菜,并且菠菜中的胡蘿卜素還能保護眼睛,有明目的功效,有助于降肝火養肝臟。
三:三個穴位
穴位按摩是中醫的瑰寶,養肝的穴位很多,這里推薦三個最有效的。
肝俞穴——
位于脊柱區,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它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經常按揉它,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
期門穴——
位于胸部,當乳之下,第六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它是肝經的募穴,也是肝經的最上的一穴,是調理肝的重要穴位,配合肝俞具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
太沖穴——
位于足背第1、2跖骨之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處,在拇長伸肌腱外緣處。
它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于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刺激太沖,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多飲水
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少飲酒
寒氣較盛,少量飲酒有利于通經、活血、化淤和肝臟陽氣之升發。但不能貪杯過量,因為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飲必傷肝!
飲食平衡
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暴飲暴食或饑飽不勻。
心情舒暢
由于肝喜疏惡郁,故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首先要學會制怒,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順調。
適量運動
進行適合時令的戶外活動,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等,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身健體,又可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的目的。
食補原則:養肝助陽防寒
■補肝防寒菜
茄汁青魚片:青魚補肝明目,養胃健脾。
適用于久病體虛、神經衰弱、慢性肝炎、慢性腎炎。
素燜扁豆:扁豆被譽為春季首選健脾和胃的素補佳品,尤其適用于老人、孕婦、乳母,以及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患者服食。
■養肝抗寒湯
韭菜豬肝湯:韭菜性溫辛香,春天吃最能助益陽氣,以其配豬肝可補養肝血。適用于肝病、夜盲癥、便秘等病患。
■益肝祛寒粥
黑米粥:黑米性平味甘,含 15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能益肝補脾,養胃滋腎,為春季進補佳糧。此粥適用于肝腎虛損,婦女產后體虛。
紅棗粥:紅棗補氣血,益肝健脾和胃,溫補陽氣。此粥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納呆便溏、氣血不足、血小板減少、貧血、慢性肝炎、營養不良等。
■護肝驅寒茶
蜜糖紅茶:紅茶葉 5克,放保溫杯內,以沸水沖泡,加蓋燜片刻;調適量蜂蜜、紅糖。每日飯前各飲 1次,能溫中養胃。此茶適用于春天肝氣偏旺,脾胃功能不佳。
蔥白生姜茶:大蔥 1根,砸扁切碎放鍋內,加開水 1碗,取旺火燒沸,加紅茶葉 1大撮,調入生姜汁 1匙,沖濃茶趁熱飲。隨即蓋被就寢,可增熱御寒,防治早春風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