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骨折怎么辦呢
我們以為骨質疏松經常出現在一些中老年的身上,但是骨質疏松也分幾種的,甚至說骨質疏松也是一種疾病,在這之中最主要的就可能是因為骨組織的減少,但是骨質吸收增多了,就可能導致骨骼的疼痛,甚至嚴重的情況下就可能會導致骨折的,那么骨質疏松骨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1.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彎腰、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松癥時,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若壓迫脊髓、馬尾神經還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于骨量的維持。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增加。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動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勵骨質疏松癥患者盡可能的多活動。
3.良好的營養對于預防骨質疏松癥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從兒童時期起,日常飲食應有足夠的鈣攝入,鈣影響骨峰值的獲得。歐美學者們主張鈣攝入量成人為800~1,000mg,絕經后婦女每天 1,000~1,500mg,65歲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松癥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鈣的攝入量為1500mg/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400~800U/天。
4.應盡量減少骨質疏松癥患者摔倒幾率,以減少髖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5.影響預后的因素主要是骨折后相關并發癥,骨質疏松癥雖不能完全預防,但給予一定的預防措施,如攝入足夠的鈣、維生素D、鍛煉等,能在很大程度減輕骨質疏松癥,防止嚴重并發癥出現。
以上介紹了一些關于骨質疏松骨折應該怎么辦的問題,患者一旦發現自己有類似骨質疏松癥癥狀的時候就應該積極的去醫院進行檢查,只有在早期的時候及時的治療才不會讓并且嚴重下去,另外一些中老年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自身的補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