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 7類人花生吃多易丟命
花生說起來大家都認為是非常有營養價值的一種食品,但是并非人人都是適合它的,雖然它叫長壽果,但是如果食用不當小心就成了催命符!教您正確的食用花生的養生之道!
養生保健
1、痛風患者: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癥。由于高脂飲食會減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風急性發作期應禁食花生,痛風緩解期也只能適量進食。
2、膽囊切除者:膽汁對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義。人吃飯后,膽囊收縮,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以利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對膽囊刺激最強,使膽汁大量排放。膽囊切除后,膽汁無法儲存,勢必影響對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3、胃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患者:此類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狀,飲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屬堅果類,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過高,很難消化吸收,此類患者應禁食。
4、想減肥的人:花生的熱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吃二兩炒花生仁,就吃進了581千卡的能量,相當于吃了五兩半的饅頭,所以想減肥的人應遠離花生。
5、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需控制每日攝入的總能量,因此,每天使用炒菜油不能超過三湯匙(30g)。但18粒花生就相當于一勺油(10g),能夠產生90千卡的熱量。
6、高脂蛋白血癥患者:飲食結構不合理是導致高脂蛋白血癥的重要原因,因此飲食治療的原則是限制熱量、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花生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多吃只能加重病情,導致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危及生命。
7、跌打淤腫者:花生含有一種促凝血因子。跌打損傷、血脈淤滯者食用花生后,可能會使血淤不散,加重腫痛癥狀。
養生保健知識
1、煮食利于過濾致癌物
現在是花生大量上市的時間,花生有很多吃法,一般的吃法有“生食,油炸,炒,煮”。從營養方面考慮,油炸首先不可取;生食也不可取,因為在花生生長過程中會感染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是公認的最強的致癌物,會沉積在肝臟中,誘發肝癌。因為黃曲霉菌毒素有水溶性,如果煮吃,基本能把黃曲霉菌毒素濾掉,這樣吃煮熟的花生較為安全,也易于消化,營養素的損失最小,炒的話無法破壞黃曲霉菌毒素,所以說煮是最好。
2、“花生的紅衣”要慎吃
吃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于“花生的紅衣”。一般都認為“花生的紅衣”中的成分對人體是很有好處的,不錯,對絕大部分人是沒問題的,具體資料“紅皮含有豐富的甘油酯和甾醇酯,具有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骨髓制造血小板而縮短出血時間,并且有提高血小板的質量,加強毛細血管的吸收性,調節凝血因子缺陷等功能。”也就是說,“花生的紅衣”有補血、促進凝血的作用,這對于貧血的人和傷口愈合很有好處。反過來,另一方面,對于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來說,就沒什么好處了,反而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不宜食用“花生的紅衣”,在吃煮花生時最好把皮剝掉;貧血患者如果血液黏稠度高的話,最好采取別的補血措施,比如吃血豆腐等;老年人最好也別吃“花生的紅衣”,避免血液黏稠。另:血液黏稠度可以通過獻血或體檢查出,或到醫院檢測。
花生食譜的做法
1、花生豬尾湯
原料:豬尾3根、花生150克、丁香少許、米酒1小匙、鹽少許
做法:
1、豬尾毛剔干凈剁成小段,以滾水汆燙洗凈。
2、燉鍋倒入水1200毫升,加花生煮1小時。
3、鍋熱加少許油,放入豬尾炒至皮稍焦黃。
4、花生湯加入炒好的豬尾,丁香燉1小時,加米酒和鹽調味即成。
2.花生粳米粥
原料:粳米200 克左右,藕200 克,帶衣花生50 克左右
做法:
三者洗凈放入水中,文火煮至熟爛,加紅糖或蜂蜜調食,經常食用可以養生哦。
3.花生燜蓮藕
原料:蓮藕250克,花生100克,紅棗10個
做法:
1、將蓮藕節洗凈,切成小塊;花生、紅棗(去 核)洗凈。
2、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 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3小時。加入適量調料即可。
養生食品
烏骨雞為禽中珍品。富含1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經常食之,可加強人體耐熱、耐寒、耐疲勞、耐缺氧能力,提高肌體免疫力,延緩衰老。
黑米是滋補佳品,有“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澀補精”等作用,可治少年白發,供孕婦、產婦補虛養身。黑米含17種氨基酸及較多的鐵、磷、鈣及維生素B1、B2、B6,可調節人體生理功能,提高肌體的血蛋白水平。
黑芝麻有養膚、烏發、補血、明目、補肝腎、祛風、潤腸、生津、通乳、養發等功效。現代飲食科學證明,由于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鈣,故有助于降低膽固醇,防止高血壓。
黑大豆、豆豉均富含人體所必需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鈣、磷等,常食可排膿拔毒,消腫止痛;并對防治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大有裨益。黑棗有營養倉庫之稱,常食有補中益氣、補血、維持上皮細胞組織的功效。
發菜、海帶、紫菜富含碘、鈣,有助于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防治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且有清瘦、軟堅、利水、散結、清熱、消腫等功效。
黑木耳為食用菌上品,常吃有補血、活血、抗血小板凝集、防止血凝固形成血栓等功效,可防治冠心病、動脈硬化。
結語:各種各樣的養生一系列的食品,都要適當的進行食用,千萬不要一味的多吃,有時候多吃未必就能夠吸收其中的營養成分,反而會害了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