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植物不宜太多,一般一個房間一兩盆即可,并且要常給植物澆水。同時,也應適當在大葉植物的葉子上噴灑水分。

暖氣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暖氣病怎么辦?
什么是暖氣病
冬季來臨,天氣變冷,各地供暖已經陸續開始。寒冷季節供暖,人們都希望暖氣燒得熱些,但暖氣在驅寒的同時也會給人們帶來暖氣病,一定要注意預防。因門窗緊閉,空氣流通不好、干燥,加上暖氣、空調、電暖氣等取暖設施會造成室溫過高,使得室內空氣更加干燥、污染加劇,為病菌的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致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猛增。
這可能會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從而導致人們出現不同程度的內熱種種不適感,如煩躁不安、皮膚發緊、鼻咽干燥、胸悶、頭暈眼花、出汗、血黏度增高、血壓改變、尿量減少、軟弱無力等。這些就是讓暖氣給熱出來的“暖氣病。
暖氣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冬季供暖期,室內十分溫暖。居民生活在相對濕度50%左右的環境最感舒適,環境過分干燥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玻供暖期間,居民一般都關門關窗,室內空氣比較干燥。干燥的環境容易讓人的呼吸系統抵抗力降低,從而引發或者加重呼吸系統疾玻
患者的癥狀是咳嗽、咽部不適,有的氣管炎患者舊病復發,這就是供暖后室內空氣干燥而誘發的暖氣病。當空氣濕度低于40%的時候,容易發生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玻
不少流鼻血、胸悶、軟弱無力的患者,這些癥狀都是因為進入供暖期,室內給了暖氣,屋里密不透風造成的暖氣病。暖氣病并不是醫學上的病種,在北方地區因供暖后室內外溫差大,室內門窗緊閉,空氣干燥,不流通,就會引發人體鼻咽干燥、流鼻血、渾身無力、頭暈惡心等癥狀。
干燥是肌膚的致命殺手,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使機體纖維失去韌性而導致斷裂,從而形成無法恢復的皺紋。有些居室內溫度過高,由于出汗過多,可致血液濃縮血黏度增高,血管擴張血容量不足,能引起血壓下降及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癥狀。
暖氣病的危害有哪些
造成暖氣病的最大原因在于空氣干燥,人體水分丟失。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會蒸發掉約1000毫升水分,其中經皮膚600—700毫升,經呼吸道300—400毫升。來暖氣后,室內干燥,丟失的水分就更多,長時間處于這樣的環境中,心血管、泌尿系統等身體五大部位都會跟著遭殃。
呼吸系統
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聲嘶,都是暖氣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癥狀。通常,如果及時補水,這些癥狀都能得到緩解,但如果持續時間太長,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減少,灰塵、細菌等附著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咳嗽,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發生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玻有了暖氣后,干燥溫暖的室內無異于一個病菌的溫床。研究表明,當空氣濕度低于40%的時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發感染的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疾玻
泌尿系統
來了暖氣后屋內太干,體內水分丟失多,如果又經常忘了喝水,要小心,尿量會越來越少。正常人尿量應該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沖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過少,會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結石的風險。
心血管系統
心血管系統推動全身的血液循環,暖氣過熱搶走人體的水分,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壓下降及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玻專家介紹,屋里暖氣過熱,和室外溫差太大,可能導致血壓波動大、冠狀動脈不堪重負,引發冠心玻同時,對肺心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氣病引發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導致心慌、胸悶等癥狀。
眼睛
冬季戶外風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內又因為溫度高造成機體缺水,會影響淚液的循環,造成干眼癥。另外,眼結膜干燥極易增加患紅眼病的風險。
皮膚
冬季,人的皮膚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癢,來了暖氣后,室內溫度較高,更會加速皮膚水分流失,使皮膚纖維失去韌性而導致斷裂,從而形成無法恢復的皺紋。老年人皮膚瘙癢,不當抓撓還會造成濕疹。
暖氣蟬么辦
控制好室內溫度和濕度
要想預防暖氣病,控制好居室溫度、空氣濕度最關鍵。通常,室溫18℃至24℃之間最適宜,濕度50%至60%為宜。多開窗通風,最好早晚各開一次窗,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半小時。當空氣濕度低于40%的時候,空氣相對干燥,各種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
除了用加濕器、在床前擺盆水來加濕外,在室內多養些綠色植物,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在室內擺放植物時,最好選綠蘿、吊蘭,這些植物葉面蒸騰的水分比較多,既可以調節室內空氣濕度,同時還有吸附空氣當中有害氣體的作用。
多攝入濕潤、溫熱的食物
要想預防暖氣病,首先就是要多喝水。根據一些研究表明,體內缺失水分,新陳代謝受阻,會加速衰老。老年人因排尿次數多,更需要飲水,每天需飲2000毫升的水。多吃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橘子等。為了預防暖氣病,可以多吃一些濕潤并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蘿卜、番茄、豆腐、銀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飲或少飲酒。供暖季還會引起皮膚干燥,導致瘙癢癥,因此洗澡時水溫應在32攝氏度左右,不宜過多使用香皂。
以動治凍
所謂以動治凍,就是要多到戶外參加體育鍛煉,減少暖氣病的發生。冬季體育鍛煉時,應根據天氣情況和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專家認為,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氣病,這部分人更不能貓冬。
暖氣病的預防怎么做
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我國北方地區已經進入了供暖季節。為了避免暖氣病的發生,醫生建議,當空氣濕度低于40%的時候,空氣相對干燥,各種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為了增加空氣濕度,除了傳統用加濕器、在床前擺盆水來加濕外,在室內多養些綠色植物,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具體而言,會吐氧氣的仙人掌類植物,可以在夜晚呼出氧氣,在清新空氣的同時,可使室內感覺濕潤溫和。而吊蘭、巴西木、發財樹等大葉綠色植物可以從葉子中蒸發出更多的水分,增加室內濕度。富貴竹、百合、水仙等觀賞綠色植物也有很好的消毒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室內植物不宜太多,一般一個房間一兩盆即可,并且要常給植物澆水。同時,也應適當在大葉植物的葉子上噴灑水分。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