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瘦”是一種精神病?!
“太瘦”是一種精神病?!
許多愛美女性為了好身材,盲目地采用節食減肥,反而患上了神經性厭食癥,得不償失。所以,各位減肥MM一定要警惕減肥導致的神經性厭食癥。
首先說明一下,題目中“太瘦”是一種精神病的“太瘦”,指的是“神經性厭食癥”導致的身體極瘦,從病理學分析,“神經性厭食癥”真是一種精神病。
為什么減肥會引起神經性厭食癥?
神經性厭食癥是一種常見的進食障礙,在年輕女性中間較為多見。患者往往對自己的體型、體重過分關注,生怕自己發胖,于是刻意限制自己的飲食,甚至服用催吐藥和瀉藥來清除攝入的食物,導致體重嚴重低于正常標準。即使已經瘦得皮包骨頭了,卻還是認為自己太胖。這種疾病嚴重時可以導致營養不良、內分泌和代謝紊亂甚至死亡。它是比神經性貪食癥更嚴重、危害也更大的一種攝食障礙。
由于長期控制進食,甚至還不斷地用手指刺激咽部,使吃進的食物再吐出來,這樣就人為地打亂了正常的神經生理反射,漸漸大腦“見到”食物信號就不興奮了,消化液分泌也減少,胃腸蠕動也減慢,面對香噴噴的食物也不再感到饑腸轆轆,而是真的從心里感覺厭惡、想吐,心理、生物反應趨于一致,這說明病理性神經反射已形成。
此時無論怎樣逼迫她們進食,或者即使她們改變主意想主動進食,恐怕也為時已晚,因為此時吃飯對她們來說真比吃藥還難。晚期患者的癥狀十分明顯,如嚴重貧血、月經紊亂、閉經、精神萎靡、情感淡漠、木訥,甚至出現幻覺和妄想等。盡管病情嚴重,但她們仍不承認有病,對治療持消極態度。
餓肚子就能減肥嗎?
不是。其實,減肥的最好辦法是體育鍛煉,鍛煉不僅能消耗多余的熱量,還會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率。但很多人既想要苗條的身材,卻又不想付出辛苦去做運動,于是就求助于那些減肥食品、藥物和所謂的脂肪運動器械,結果往往是弊大于利。
更有甚者,受到某些信息的誤導,以為吃得少就能達到減肥的目的,于是開始對自己的飲食進行嚴格的限制,肉類、魚蝦,甚至主食都省略掉了,有的女孩每天只吃很少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如此,還每天稱好幾遍體重,生怕自己會發胖。即使是這樣,有些女孩還是嫌自己瘦得不夠快,干脆服用催吐劑和瀉藥,以減少營養的攝入,結果肯定是雪上加霜。
神經性厭食癥的治療——
1、多數病人需住院治療,嚴重者需強制入院。
2、全身支持療法。
3、藥物治療:
①抗精神病藥物。主要用舒必利和氯丙嗪,有助于減輕進食焦慮,降低代謝和增加體重。
②抗抑郁劑。對于伴抑郁癥狀者,可用氯米帕明之類的抗抑郁藥,既可使抑郁癥狀改善,又可增加食欲和體重。
4、心理治療
①行為治療。
②認知治療。
③心理動力學心理治療。
④家庭治療。
苗條身材誰不愛?但,過度減肥而造成的骨瘦嶙峋,你,真的覺得很美嗎?從正常人的角度而言,那已經是美感全無了。減肥,應該適度,不要追求過分苗條的身材而影響了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