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康監測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個隔離方式,很多家庭都有經歷過。那么,居家健康監測必須一個人嗎?居家健康監測和自我健康監測的區別有哪些?一起來看看360常識網帶來的介紹吧!
本文目錄
1、居家健康監測必須一個人嗎
2、居家健康監測和自我健康監測的區別
3、什么情況下需要居家健康監測

居家健康監測必須一個人嗎
在居家健康監測期間,最好單間居住,定期通風,分餐飲食;最好使用獨立的衛生間。
如果達不到條件的話盡量與家人錯峰使用,用后做好日常消毒;要保持房間整潔衛生,盡量使用獨立的垃圾桶,垃圾單獨存放;個人日常生活用品不要共用,要單獨清洗、消毒和晾曬;盡量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如果必須接觸時,盡量保持1米以上距離,戴好口罩。
經常碰觸的門把手、水龍頭、水杯、手機等部位可以每天多次用酒精擦拭消毒。

居家健康監測和自我健康監測的區別
簡單來說兩者區別在于:居家健康監測比自我健康監測管理更嚴格一些。
居家健康監測和自我健康監測都是目前新冠疫情下采取的防疫管理措施,兩者區別在管理上嚴格程度不同,如:
1、居家健康監測
居家健康監測則需要落實“兩做好一避免一及時”要求。兩做好:做好健康監測,每天測量體溫,按照要求自覺前往社區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非必要不外出,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一避免:原則上在家辦公,不參加上學等集體活動,不能進入公共密閉場所,避免參加聚會、聚餐等人群聚集活動;一及時:出現發熱、咳嗽、嗅覺味覺減弱等異常情況,及時到定點醫院排查。需要注意的是,居家健康監測期間同住人員可外出。沒有固定住所的來返人員可在集中隔離場所或在通風條件良好、不使用中央空調的場所完成健康監測。
2、自我健康監測
自我健康監測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可正常上班、上學。做好健康監測,每天測量體溫,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出現發熱、干咳等身體不適癥狀時,及時到定點醫療機構排查。居家健康監測、自我健康監測都要注意做好健康監測,不到聚集性、半密閉、密閉場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相關癥狀及時就醫。

什么情況下需要居家健康監測
目前疫情期間實施居家健康監測主要包括以下六類情況:
1、新冠確診病例在出院后需要繼續進行7天的居家健康監測。
2、無癥狀感染者在解除隔離管理后需要繼續進行7天的居家健康監測。
3、密切接觸者(即密接)在結束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后需要繼續進行7天的居家健康監測。
4、密切接觸者的密接接觸者(即次密)在結束7天的隔離醫學觀察后需要繼續進行7天的居家健康監測。
5、一般接觸者(與感染者有過一定距離的接觸或者共同暴露于公共場所,但又不符合密切接觸者判定原則的人員)需要進行14天的居家健康監測。
6、重點風險人員(主要包括來自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區的人員、感染者的同時空伴隨者、以及脫離崗位的冷鏈等重點行業從業者等。)需要進行7天的居家健康監測。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