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間的急性炎癥的總稱,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細菌感染常繼發于病毒感染之后。該病四季、任何年齡均可發病,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霧滴,或經污染的用具進行傳播。該病預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1、普通感冒,寶寶會有感冒癥狀。起病較急,初期有咽干、咽癢或燒灼感,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后,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可伴咽痛,有時由于耳咽管炎使聽力減退,也可出現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少量咳嗽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和頭痛。
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氣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為咽部發癢和灼熱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臨床特征為聲嘶、講話困難、咳嗽時疼痛,常有發熱、咽炎或咳嗽。
急性病毒性支氣管炎表現為咳嗽、無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發熱和乏力。其他癥狀常有聲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
3、皰疹性咽峽炎,表現為明顯咽痛、發熱,病程約一周。多于夏季發作,多見兒童。
4、咽結膜熱,表現有發熱,咽痛、畏光、流淚,咽及結合膜明顯充血。病程4—6天,常發生于夏季,游泳中傳播。兒童多見。
5、細菌性咽-扁桃體炎,起病急,明顯咽痛、畏寒、發熱,體溫可達39℃以上。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
1、一般治療及護理。
(1)居住環境要注意清潔、安靜、光線充足,定時開窗換氣,避免對流風直接吹患兒。
(2)高熱時臥床休息。
(3)給予易消化物,供給足夠水份。
(4)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潔。
(5)注意呼吸道隔離,減少繼發細菌感染的機會。
2、對癥處理。
(1)降溫:39℃以上高熱可采用下列降溫措施:①物理降溫。②藥物降溫。
(2)止驚及鎮靜:①安定每次0.3mg/kg靜注20—30分鐘后可重復注射。②魯米那納每次5—8mg/kg肌注。③水化氯醛每次60mg/kg灌腸。④冬非合劑:冬眠靈、非那更每次各0.5—1mg/kg,6小時一次,可用2—3次。優點是解除血管痙攣,改善微循環,減低腦耗氧量。
3、咳嗽:一般不用鎮咳藥,常用祛痰止咳藥物。
上呼吸道感染吃什么藥
1、必嗽平,0.7ml/kg/日,分2—3次口服。
2、小兒止咳合劑(內含氯化銨、甘草流浸膏、遠志酊、橙皮酊、單醣漿等)。每歲每次1ml。
3、10%氯化銨合劑,1ml/次/歲,3次/日,或0.1—0.2ml/kg/次用于痰粘稠而多者。
4、中藥治療:清溫沖劑,嬰兒每次半包沖服每日4次,幼兒每次1包每日3次,兒童每次1—2包每日4次,主要藥物有青葉、桑葉、蘆根及石膏等。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