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綿羊數到心慌的失眠之夜 藥粥調治失眠方
一只、兩只……你是否也經歷過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數綿羊數到心慌的失眠之夜……失眠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種病癥。失眠的癥狀不一,輕者入睡困難,或睡而不酣,時睡時醒,醒后不能再入睡,嚴重者可整夜不能人睡。失眠多見于現代醫學的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等。下面跟隨360常識網了解一下吧!
中醫常將失眠分為肝郁化火、痰熱內擾、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膽氣虛等類型。根據不同類型,巧妙選用適當藥粥調治,有良好效果。
一、肝郁化火
癥狀:不寐兼有心煩易怒、頭漲、目赤、口苦、脅痛、小便黃、大便秘結。
治療:龍膽竹葉粥--龍膽草10克,竹葉15克,白米100克。先水煎龍膽草、竹葉,過濾取汁,備用。白米加水煮粥,半熟后加入藥汁,煮至米爛粥稠,加冰糖適量調味,代早餐服食。
功效:方中龍膽草主瀉肝經實火,龍清泄肝膽有余之火,使不上炎。竹葉清心除煩。服用龍膽竹葉粥,可使肝火降,神自安,不寐愈。
二、痰熱內擾
癥狀:不寐兼有頭重、胸悶痰多、惡食噯氣。
治療:竹 瀝 粥--淡竹瀝汁30克,粟米(即小米)100克。先煮米做粥,臨熟下竹瀝汁,攪勻,代早餐服食。
功效:竹瀝甘寒滑潤,能清心、肺、胃三經之火而滌痰除煩,定驚安神。小米性味甘涼,為治內熱不寐的佳食。合而為粥,適用于痰熱內擾的不寐,其效靈驗。
三、陰虛火旺
癥狀:心煩不寐、頭暈耳鳴、口干津少、腰酸夢遺、五心煩熱。
治療:玄參百合粥--玄參15克,百合30克,合歡皮15克,粳米100克。先水煎上3味藥,取汁,加米煮粥,晨起做早餐食之。
功效:玄參為滋陰降火要藥。百合滋陰兼清心安神。合歡皮為治虛煩不寐之妙品。諸藥合之,使陰虛除,心火降,志得寧,眠亦酣。
四、心膽氣虛
癥狀:不寐兼有心悸、多夢、易驚醒。
治療:酸棗仁粥治--炒酸棗仁20克,牡蠣30克,龍骨30克,粳米100克。先煎酸棗仁、牡蠣、龍骨,過濾取汁,備用。粳米加水煮粥,待半熟時加入藥汁,再煮至粥稠,代早餐食。
功效:酸棗仁補益肝膽,滋養心脾,為治療心膽氣虛、驚悸不眠之良藥。牡蠣、龍骨用于心悸不安、膽怯驚恐、煩躁不寐,功效卓著。合而為方,有鎮心、定志、安魂之功,故對心膽氣虛之不寐,功效頗捷。
五、心脾兩虛
癥狀: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體倦神疲、飲食無味、面色少華。
治療:蓮子桂圓粥--蓮子肉50克,桂圓肉30克,糯米60克。加水同煮成粥,做早餐食之。
功效:蓮子功專養心、益腎、補脾。桂圓既能補脾氣,又能養心血而安神,益脾胃,葆心血,潤五臟,治不寐。此粥適用于勞傷心脾、氣血不足之不寐,頗有效驗。
六、心火上炎,難眠易醒
如果持續處于焦慮的狀態,心情變得很急躁,且容易出現口舌生瘡、口腔潰瘍、口苦等癥狀,這些就是中醫所講的“心火上炎”的表現了。處于這種狀態的人,容易出現入睡困難,或者睡得淺,睡著了以后又容易醒過來。
食療支招:對于因“心火上炎”而產生失眠的人群,可試試以下食療方——
黃連人參須酸棗仁湯
材料:黃連1.5克,人參須10克,酸棗仁15克,排骨或瘦肉100克,調料少許。
做法:將排骨或者瘦肉洗凈,加入黃連、人參須和酸棗仁和適量水一起隔水燉湯服用。
功效:黃連能去心脾積熱,人參須助清心除煩,酸棗仁則安神定志,三者搭配燉湯服用,能起到清心降火的作用。
七、心血不足,虛煩不眠
“心火上炎”是一種實癥,還有一種是虛癥——“心血不足”,多為久病體弱、血液生化不足,或是長期慢性失血,或因勞倦過度,導致心血耗損。處于這種癥狀的人,容易心悸怔忡,失眠多夢,中醫稱之為“虛煩不眠”。日常調養重在改善心血虧損的狀態。
食療支招:對于因“心血不足”失眠多夢的人群,可以試試以下食療方——
當歸遠志阿膠湯
材料:當歸10克,遠志15克,阿膠10克。
做法:先用紗布把當歸和遠志包起來煎煮30分鐘,去掉湯渣后,再把阿膠加入煮好的湯里燉個把小時。
功效:遠志有助安神定志,當歸和阿膠則是養血的食材,一起搭配使用,有助養血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