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補氣燉的湯喝有效果嗎
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會因為工作或是學習的繁忙,而常常忽略到自己的身體健康。身體沒有得到很好的調理,就會出現面色蒼白、運動后出現喘氣等情況的出來。尤其是女性,在月經期間,嚴重的還會出現頭暈頭痛等情況。那么我們在平時應該要怎么樣來調理身體補血補氣呢?接下來我們就一同來了解補血補氣燉湯喝的幾種方法或效果吧。
雙參筍菇肉
取豬瘦肉250克,海參150克,青豌豆、竹筍各60克,香菇30克,鮮人參15克,味精,精鹽、香油各適量。先將海參發好,切塊;香菇洗凈,切絲;瘦豬肉洗凈,切小塊;竹筍切片;將上四味與人參、青豌豆一齊放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燉煮,以瘦豬肉熟爛止,加入味精、精鹽、香油各少許即可。每日1--2次,每次適量。每周2劑。
功效:大補氣血,強壯身體,消除疲勞。適用于久病體虛不復,或年老體衰、精神萎靡、身體疲倦者。
歸芪烏雞湯
用取烏雞肉250克,黃芪20克,當歸15克。烏雞肉洗凈,切塊,當歸、黃芪洗凈,一齊置瓦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熟。調味服食。
功效:補氣養血,固腎調精。適用于月經病氣血不足、腎虛者,癥見經期不準,經量少而色淡,神疲氣短,多夢失眠,頭昏腰酸,面色蒼白等。
當歸羊肉湯
取羊肉100克,生姜20克,當歸10克,精鹽適量。將羊肉去油膜切成方塊,與當歸、生姜同燉,取出當歸、生姜,加入精鹽調味即可。食肉喝湯,早晚溫熱食用。
功效:溫養陰血止痛。適用于氣血虛弱、血虛氣寒引起的腹部隱隱作痛。
通過以上幾種簡單補氣血的燉湯的制作方法和效果的祥細介紹。平時有出現面色蒼白、疲倦的人群,不妨在平時三餐中進行食補。但需要注意,對于長期較為嚴重面色蒼白人群,建議平時通過食療來調理身體的同時,也可以服用一些補氣血類的中藥來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