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攢肚和便秘的區別 調節嬰兒便秘方法
自從當了爸爸媽媽,總是盯著寶寶的屎尿屁不放,我們今天主要來跟家長們說一說寶寶便秘的那些事兒!因為消化系統不成熟的原因,大多數寶寶不會像成人一樣規律排便,有些寶寶3天不排大便,有些7天沒有大便。作為新手父母就很擔心,寶寶是不是便秘了,為什么這么久不排便呢?還有的家長會擅自給寶寶使用開塞露。下面就跟隨360常識網了解一下寶寶攢肚和便秘的區別。
如何分辨寶寶是攢肚還是便秘?
攢肚,多見于6個月以內的寶寶,尤其是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因為寶寶對母乳的充分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這些食物殘渣,總要積累一些“小伙伴”之后,一起出去。這樣就可能會出現一等就是好多天,有媽媽反映她家寶寶10幾天才拉出來便便。
這種狀況說明媽媽的母乳質量好,營養均衡,寶寶的消化能力又很好,營養物質太好吸收,才導致寶寶不需要充分蠕動腸道,致使出現“攢肚”的現象。
怎樣判斷是攢肚?
1、嬰兒攢肚和便秘的區別:引起原因不同 攢肚的原因:寶寶在滿月后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后對母乳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導致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
便秘原因:母乳喂養的寶寶因為喂養不足或母乳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奶粉喂養的寶寶腸道功能失常、喝奶粉上火;其他疾病三大原因引起嬰兒便秘。
2、嬰兒攢肚和便秘的區別:發生時間有差異 攢肚發生時間:攢肚發生在滿月前后,(因為寶寶滿月后消化系統發育更好,能夠消化吸收母乳)一般持續時間為一個月左右。
便秘發生時間:只要護理不當或者患有其他疾病都有可能導致嬰兒便秘,并沒有特定某個時間;只要家長護理得當,嬰兒便秘就會得到緩解。
3、嬰兒攢肚和便秘的區別:排便狀態不同 攢肚排便時:排便時無痛苦表現。
便秘排便時:糞便堅硬會擦傷了腸粘膜還會在糞便外粘有血絲或黏液,大而硬的糞塊還會造成肛裂、肛門疼痛,使孩子食欲減退、腹脹、左下腹可觸及糞塊。
4、嬰兒攢肚和便秘的區別:大便性狀不同 攢肚大便性狀: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 便秘大便性狀:大便硬結、干燥、排出困難。
什么是便秘?
如果寶寶有排便困難,排出的大便質地干硬,或是呈小顆粒狀,甚至大便上有血,排便時寶寶可能會有疼痛,有些還可能因為疼痛而拒絕排便,這些情況往往說明寶寶可能發生了便秘。
有些寶寶在6個月添加輔食之后會出現大便性狀改變的情況,只要性狀不是質地干硬,家長們也無需擔心。
寶寶便秘怎么處理?
便秘多見于6個月以上的寶寶,往往通過飲食、運動調節均有所改善。
6個月以上的寶寶,適量飲白開水(注意,不是果汁,不是蜂蜜水,不是添加菊花晶水);
6個月以上的寶寶,輔食添加應多給予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谷物類(稻米、小麥、玉米、小米、大麥、燕麥等),薯類(馬鈴薯、紅薯、山藥、芋頭等),蔬菜(油菜、西藍花、白蘿卜、白菜、菌類等。菌類中金針菇、香菇、平菇含粗纖維比較高),水果(蘋果、梨、桃、棗、葡萄、草莓、橙子、橘子、西瓜、香蕉、菠蘿等)。這里所說的蔬菜、水果均應是新鮮的,蔬菜水果不能相互替換,兩種都需要吃。水果是新鮮水果直接吃,并不是果汁也不是水果罐頭;
順時針給寶寶揉揉小肚子;每天給寶寶按摩 1、用手掌輕輕摩擦嬰兒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復進行3回。 2、嬰兒仰臥,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單腿屈伸10次。這樣會幫助嬰兒的腸蠕動,有利于大便排出。
鼓勵寶寶多運動。小一些的寶寶,家長可以根據月齡,給寶寶練習該月齡的大運動;大些的孩子,鼓勵他多進行戶外活動。
關于大便,家長們最應注意性狀是否正常。寶寶的大便不會像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如果寶寶出現便秘的現象,通過上述處理沒有效果的話,建議帶寶寶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緩瀉藥物或者開塞露,不建議家長在家里擅自使用。